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现代历史剧作为新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作为其理论形态反映的中国现代史剧观念也走过了一个由起始到逐渐成熟的发展过程.以郭沫若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历史剧作家,他们的史剧观念无不折射着外来思潮和时代氛围影响的辙痕.五四时期,中国现代剧作家多侧重“借他人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历史只是作为他们驰骋自己创造理想的一个影子,时常是作品强烈的倾向性和社会功利性冲淡了历史真实的存在.三十年代,夏衍提出了历史剧创作的“联想说”,旨在寻找已往历史与当今现实容易引起联想的类似的因子,从而达到以古鉴今的目的.四十年代,不仅是中国现代史剧创作走向高峰,也是现代史剧观念日趋成熟时期.表现在剧作家都普遍把历史真实作为实现作品功利价值和美学品格的基础,充分发挥艺术虚构功能,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寻找古今共通历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