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流行性感染性疾病,而我国又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国家。据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每年约有65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全球肝硬化和HCC患者中,由HBV感染引起的比例分别为30%和45%。我国肝硬化和HCC患者中,由HBV感染引起的比例分别为60%和80%。慢性HBV感染呈慢性进行性发展,“慢性肝炎一肝纤维化一肝硬化——HCC"是其一般过程,失代偿性肝硬化和肝癌是其终末结果。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干预,将逐步向终末期肝病发展。已有研究发现,对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及时有效的干预治疗,可以控制疾病的进展并逆转,因此临床上早期诊断及正确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对于了解患者肝病进展程度、决定治疗及随访疗效均有重要价值。目前肝纤维化的最可靠诊断仍依赖于肝组织活检,但因其有创性、取样误差、存在并发症及不易重复等因素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具有准确、可靠、可重复性的评价肝纤维化的无创检查方法。超声弹性成像近年来在诊断评估肝纤维化方面表现出它独特的优势。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主要包括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ransient elastognaphy, TE)、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 ARFI)、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Real-time Tissue Elastograph,RTE)等。其中瞬时弹性成像技术主要包括有FibroScan和FibroTouch, FibroScan是由法国Echosens公司2002年研发的测定肝脏硬度的纤维化扫描仪。目前关于FibroScan的研究较多,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手段在评估肝纤维化程度上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并已纳入国内外多个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FibroTouch是由我国清华大学联合中国海斯凯尔公司近年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瞬时弹性成像结合二维影像技术的国产肝纤维化诊断仪。FibroTouch相较于FibroScan,在弹性成像的同时增加了具有影像引导定位功能,而且采用了宽频探头,从而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成功率和效率,更符合临床的需求。目前关于FibroTouch的研究还不多,本研究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肝穿刺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研究FibroTouch在评估肝纤维化分期中作用及相关影响因素,希望能为临床提供更有说服力的中国资料。目的:肝脏瞬时弹性探测仪FibroTouch检测结果通过与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ARFI)和血清学指标作比较,评估FibroTouch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纤维化的诊断价值,并了解肝硬度检测值(LSM)的影响因素,为FibroTouch的广泛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2015年11月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145例,应用FibroTouch技术检测肝脏硬度(LSM值),应用ARFI技术检测肝脏剪切波速度(VTQ值)。测定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白蛋白(ALB)、血清球蛋白(G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谷酰转肽酶(GGT) 、碱性磷酸酶(ALP)、载脂蛋白-A1(ApoA Ⅰ)、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Fib纤维蛋白原、肝纤四项(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IV)、Ⅲ型前胶原(PⅢNP))、并计算AST/ALT比值、APRI、FIB-4评分。以肝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根据病理学纤维化程度分期分为S0-S4五期。各指标在纤维化分期之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进一步分别以肝纤维化程度S≥2期.S ≥3期.S=4期为不同研究分组,分别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并确定其区分肝纤维化分期的最佳截断值、敏感性、特异性及ROC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the ROC curve, AUC),并对曲线下面积(AUC)进行比较。以肝脏硬度值(LSM)为因变量,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构建LSM值的影响因素的模型,评价不同临床指标对LSM值的影响。结果:1. FibroTouch和ARFI的相关系数为0.705(P<0.01),两者与肝穿刺病理分期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35和0.711(均P<0.01)。2.不同肝纤维化分期患者LSM值和VTQ值随着纤维化程度的增加,均呈升高趋势,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两两相较,LSM值和VTQ值均在S0与S1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348,0.327)。3.LSM值>11.2kPa和VTQ值>1.49诊断S≥2期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8和0.87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1); LSM值>11.7kPa和VTQ值>1.49诊断S≥3期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1和0.85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0); LSM值>15.1kPa和VTQ值>1.82诊断S=4期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6和0.88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1)。4. FibroTouch和血清学指标与肝组织病理学纤维化分期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前五位的顺序为:LSM (0.735)> FIB-4 (0.573)> HA (0.553)> APRI (0.458)>A/G (0.384)。5.S≥2期的ROC曲线下面积LSM (0.888)> FIB-4 (0.810)>APRI(0.789) > HA(0.796)S≥3期的ROC曲线下面积LSM (0.879)> FIB-4 (0.837)> APRI(0.816)> HA(0.816)S=4期的ROC曲线下面积LSM (0.872)> HA(0.725)> FIB-4 (0.718)>APRI(0.539)6. FibroTouch的影响因素分析中,经多元线性回归筛选出6个独立预测因子,分别为:脾脏肋间厚度(脾厚)、体质指数(BMI)、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IV型胶原(CIV)。结论:1.瞬时弹性成像仪FibroTouch及ARFI对无创定量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一致,均可以有效评估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2. FibroTouch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诊断效能优于血清学指标。3. FibroTouch能够较好的评价肝纤维化程度,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及临床价值。4.在FibroTouch检测肝脏硬度时,脾厚、BMI、TBiL、ALB、PT、CIV值可能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但对于影响因素的探讨仍有待进一步的大样本多中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