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端口能量路由器的结构设计与稳压控制研究

来源 :中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00G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分布式能源发电以及新能源的广泛应用,供电形式和能量流动多样化发展,传统电力系统难以满足电能控制多样性和复杂性的需求,能源互联网的概念应运而生。能量路由器作为能源互联网的核心设备,能够调整能量的流动和进行实时的信息传递,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结合多能源、多负荷接入的特点,本文选用多端口能量路由器结构,并对多种类能源接入、能量多向流动的情况下实现系统协调稳定进行研究。针对多种能源类型接入及功率分配需求,采用分布式单直流母线能量路由器主拓扑结构,结合能量传输特性,对光伏、储能、电网以及交直流负载接口变换器的电路参数进行了设计。围绕直流母线电压稳定、最大功率点跟踪、交流并网等控制目标,对能量路由器的光伏单元、储能单元、交直流变换单元建模分析,分别研究各接口单元能源特性以及对应变换器的控制方法。通过对储能单元蓄电池模型的建立,分析电池工作特性,设计了控制储能单元充放电的方法;通过对光伏组件模型建立,分析了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光伏最大功率点的影响,采用分段式电导增量法求取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设计了光伏发电单元最大功率点跟踪、恒压控制方法;通过在dq坐标系下建立三相全桥变换器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实现DC/AC变换器的直流稳压和功率可控的多目标控制方法。通过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能量路由器仿真模型,对储能单元充放电控制、光伏单元恒压控制和MPPT控制、交直流变换单元母线电压控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储能单元可以稳定运行在恒压放电、恒压恒流充电状态;光伏单元恒压控制能较好的稳定直流母线电压,MPPT控制在光照强度变化的情况下,可以迅速追踪到新的MPP,稳态、动态性能良好;交直流变换单元母线电压控制下并网电流能很好的追踪到电网电压,并网电流总谐波畸变率为2.16%,低于国家标准并网谐波5%的要求。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选择的各变换器控制方法能有效的完成控制目标,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相较于传统的协调控制方法,基于对各功能单元能量接入和变换器控制方法的研究,在分层控制和主从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两者相结合的协调控制方法,将系统划分为底层控制层和中央管理层,底层控制层引入下垂控制对各单元变换器进行控制,控制方法由中央管理层确定,中央管理层根据各接口单元状态进行分析并下发控制指令。不同运行工况下各变换器间协调配合,共同维持直流母线电压稳定以及系统功率平衡。设计并搭建能量路由器硬件平台,以TMS320C6747为主控芯片,FPGA为辅助芯片,TMS320C6747用于算法实现,FPGA完成ADC采集、PWM信号输出等功能,对交直流采样电路、过流过压保护电路、驱动电路等主要电路进行设计;软件部分主控程序采用循环和中断实现各控制目标,各端口设计SVPWM算法、PI控制算法等程序。在硬件平台上进行了能量路由器系统离网运行模式和并网运行模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离网运行状态下储能单元可以稳定进行充放电控制,光伏单元能根据环境的改变及时追踪新的MPP,其稳定性和动态性都满足设计要求;并网运行状态下进行5k VA功率运行测试,并网电流频率相位与电网电压基本相同,并网电流总谐波畸变率为4.32%,符合国家标准。输出电压有效值为220.1V,功率为4.62KW,系统转换效率为95.3%,符合设计要求。引入下垂控制后能明显改善直流母线电压超调量与调节时间,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各变换器控制方法与稳压协调控制策略能很好的维持母线电压稳定与系统功率平衡。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上调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表达的信号通路。[方法]使用LPS(Lipopolysaccharide,脂多糖)构建ARDS(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在体内实验中,将20只清洁级健康雄性SD(Sprague Dawley,斯泼累格·多雷)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LPS诱导组(腹腔注
学位
研究目的探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患者血清N T-proCNP水平的变化,将血清NT-proCNP水平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 CS评分)及多种炎症因子相结合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将其与目前研究较多的SAE生物标记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学位
目的:目前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手术治疗尚缺乏统一明确手术指证和手术方式选择指南[1]。国际上也没有大宗的病例报告,国内也只有关于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某一种手术方式的个案报道,且国内外对腹直肌分离术后功能结果的研究较少。因此,本课题拟开展回顾性研究,从而评价本中心手术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功能结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按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2018.11-2021.07期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
学位
<正> 备受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广泛关注的“四会电镀城”一事现终于有了结论:6月28日,省政府正式批复华南环科所编制的《四会市南江工业园环境影响报告书》,同意保留工业园内的9家已建电镀企业,但必须加强废水污染防治,严格监管并控制生产规模,生产期限定为10年;工业园内今后不得再上其他水污染严重的项目。南江工业园电镀企业质询案影响之大,因其扩展
期刊
报纸
目的:比较分析老年与非老年肺栓塞患者、高龄(≥75岁)与非高龄老年肺栓塞患者以及低危与中危/高危老年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提高对肺栓塞尤其是老年肺栓塞的认识。方法:回顾性的查找和筛选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1日期间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各个科室住院治疗,并通过CT肺动脉血管成像(CTPA)或(和)核素肺通气/灌注(V/Q)显像检查首次确诊为肺栓塞的患者,选取所需的研究资料均
学位
背景及目的:近年来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不吸烟女性肺癌发生比例急剧攀升,肺癌早发现,早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但目前这一群体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良恶性判断并无适用模型,既往有不少学者制作预测模型对肺结节恶性概率进行预测,国际上较公认的是梅奥模型、VA模型,但这些模型受人种、性别、生长环境、暴露因素等多种因素影响,且吸烟是这些模型的重要预测因子,因此
学位
背景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已超过病毒性肝炎,成为世界上最普遍的肝病,成为肝移植的第二大病因和肝癌的第三大病因。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代谢综合征的一种形式,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已经开始探讨NAFLD与CAD的密切关系。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NAFLD不仅是冠心病和其他结构性、功能性
学位
目的:通过对未经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的增强磁共振(MRI)进行生境分析(又称栖息地成像),探究分割图像生成的亚区,在聚类后得到的评价聚类参数,对其BRCA1基因突变情况的预测能力,进一步论证,增强MRI是否能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对检验BRCA1突变情况的金标准进行部分补充。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单参数或多参数建模对BRCA1突变的预测情况,定性的描述BRCA1基因突变,在临床医学影像方面,如何影
学位
背景由各类心血管疾病所导致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治疗仍是目前临床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庞大的患者群体对于经济及医疗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虽然除了传统药物外,各类新型抗心力衰竭药物及左室辅助装置植入术的临床应用给心衰患者带来了希望,但对于远期病情进展及预后仍收效不佳。目前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心脏移植,但供体数量不足,无法满足患者需求,且移植费用昂贵,并不能解决大部分患者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