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小说戏曲中的女性自觉——以《儿女英雄传》、《再生缘》和《小蓬莱仙馆传奇》为例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zheng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古典文學發展到繁盛時期,女性越來越頻繁地在文學中發揮作用,扮演角色。男性筆下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女性身影,在一些作品中女性甚至成為絕對主(角),風頭蓋過男性。女性作家也開始登上文學舞臺,在戲曲、彈詞等領域放出光彩。俗文學在反映社會現實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因此本文從俗文學的代表領域小說、戲曲中選取個例,對清代俗文學中的女性自覺意識進行解讀,通過對于文學作品的理解,觸及女性生活狀況以及當時女性的意識狀態。   正文分章節詮释作品,《兒女英雄傳》塑造了集「英雄」和「兒女」氣概於一身的女俠十三妹,是男性作家筆下集生活和浪漫氣息於一體的完美女性;《再生緣》是女彈詞家演繹出的顛覆性別觀念的經典之作,才女孟麗君易裝進入男性世界,寄託了女性作家的鬱鬱不得志;《小蓬萊仙館傳奇》是中國古代戲曲史上女性作家留下的最豐富、系統的作品,這部清代女戲曲家的作品揭示了處在傳統與現代中的「舊」女性的矛盾與迷茫。通過對文本的解讀,以期對清代女性的自覺意識在文學中的狀態進行爬梳,乃至一窺當時女性生存狀況。
其他文献
木心的文学史讲述集中体现在《文学回忆录》中。1989年至1994年,木心先生在纽约给陈丹青等人讲授世界文学史,陈丹青在这五年的时间内记录下五大本课堂笔记,《文学回忆录》正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得到持续发展,应用的领域和范围也更加广泛,逐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要想提升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效率,则需要从根本上对其编程进行优化.数学算
德娃达茜制度(Devadasi System)是印度(尤其是南印度)宗教信仰的一种文化遗留现象。它是印度宗教通过女性身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表象反映。作为宗教信仰的产物,德娃达茜制度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