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的贸易政策一直以来都在美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美国从建国后直到1933年基本上一直采用的是高关税的贸易保护政策,美国实现了由弱到强的历史蜕变。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逐渐取代了英国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开始登上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宝座。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变化,国际经济体系结构发生了改变,美国国内政治经济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贸易保护已经不再适应美国的发展需求。在大萧条危难之时上任的民主党人富兰克林·罗斯福深感美国国内外发生的剧变,在赫尔的积极推动下,美国国会于1934年通过了《互惠贸易协定法》,该法案在关税税率水平、贸易协定的签订、贸易政策的决策权、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原则等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该法案彻底改变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历史传统,美国从此走上了自由贸易发展之路。因而,本文认为1934年《互惠贸易协定法》实现了美国贸易政策从保护主义到自由贸易的历史性转变,它是美国贸易政策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本文首先回顾了美国历史上保护主义的关税法案,从中探析美国贸易保护政策的规律与发展。接着,系统地梳理了1934年《互惠贸易协定法》的制定过程、内容及对美国自由贸易发展的重大影响。最后,本文论述了学术界国际体系决定论者、制度主义决定论者、利益集团决定论者对于美国贸易政策这一历史性转变的原因的解析,并对其做出评价,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本文从国际体系、国家、个人三个层次的角度出发,认为美国经济地位、国际体系结构、制度格局、政党政治、领导人的作用这五个方面的综合作用促成了1934年美国贸易政策发生了历史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