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3,4-四氢异喹啉(1,2,3,4-Tetraphydroisoquinoline),简称四氢异喹啉。其衍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为一类重要生物碱。某些四氢异喹啉类衍生物已经作为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随着对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新生物活性、新的作用机制和靶点被发现和揭示,此类生物碱生物活性的多样性受到人们广泛关注。近五年来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在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炎、抗凝血、支气管扩张及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等方面的活性及机制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为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的活性研究提供思路和启示,为寻找先导化合物、合理设计药物分子提供依据。本文合成了四大类化合物:N-取代-5-硝基-1,2,3,4-四氢异喹啉,N-取代-6-硝基-1,2,3,4-四氢异喹啉,N-取代-7-硝基-1,2,3,4-四氢异喹琳,N-取代-8-硝基-1,2,3,4-四氢异喹啉,取代基为咪唑类、三氮唑类、哌啶类,共计20个生物碱。所合成的化合物都没有见文献报道,均进行结构确证。N-取代-5-硝基-1,2,3,4-四氢异喹啉的合成,是以异喹啉为原料,经硝酸硝化、NaBH4还原、Hofmann烷基化反应得到。N-取代-6-硝基-1,2,3,4-四氢异喹啉的合成,先由对硝基苯甲胺盐酸盐为原料,经Pomeranz-Fritsch反应环合、NaBH4还原、Hofnann烷基化反应得到。N-取代-7-硝基-1,2,3,4-四氢异喹啉的合成由对硝基苯乙胺盐酸盐与甲醛经Pictet-Spengler反应环合,生成7-硝基-1,2,3,4-四氢异喹啉,最后再经Hofmann烷基化反应合成。N-取代-8-硝基-1,2,3,4-四氢异喹啉的合成由1,2,3,4-四氢异喹啉为原料,经5位溴取代保护,8位硝化取代,加氢脱卤,以及N杂环还原,最后再经Hofmann烷基化反应合成。论文创新点:1.成功合成20个四氢异喹啉衍生物,所合成的化合物都没有见文献报道,且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确证,丰富了化合物数据库,为这一系列化合物的活性研究提供了前提保障。2.改进了中间体6-硝基-1,2,3,4-四氢异喹啉合成方法,大大提高产率。3.改进了中间体8-硝基-1,2,3,4-四氢异喹啉工艺路线,缩短反应路线,提高了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