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氟磺酰亚胺离子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kam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高能量密度、高容量、长循环寿命的清洁能源,已在移动电源市场得到广泛应用,大力推动了混合动力汽车(HEV)和纯电动汽车(EV)的发展。然而,商用锂离子电池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以下缺点:首先,在大电流充放电条件下的容量和能量相对较低,这主要是由大倍率下电池内部严重的极化引起;其次,作为动力锂电池,现用锂电池体系的容量和能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以支持电动汽车持续行驶超过350km;此外,液态电解质体系使得锂离子电池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本研究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从电池中的锂离子传递为切入点,将离子聚合物引入锂离子电池体系中作为粘结剂和电解质膜,旨在利用离子型粘结剂降低电池内阻从而降低电池极化,利用聚合物电解质膜取代液态电解质体系,一方面提高电池安全性能,另一方面可与金属锂电极匹配,制备高容量锂电池。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⑴合成了一种含氟磺酰亚胺主链结构离子聚合物(PFSILi),将其锂化物与PVDF共混制备锂离子电池用离子导电粘结剂。研究发现,含氟磺酰亚胺离子聚合物的引入在极片内部增加了锂离通道,可削弱在快速充放电过程中发生的电解质盐的损耗。在不改变正极材料的前提下,仅将常用的PVDF粘结剂改变为该离子粘结剂(PFSILi-PVDF),电池可在大电流充放电条件下获得更高的可逆容量及能量密度、降低的极化和内阻。在60℃充放电速率为2C条件下,使用离子粘结剂的LiFePO4/Li电池的放电平台电压比使用PVDF粘结剂的电池高0.29V。室温下,在4C的充放电速率下,使用离子粘结剂的LiFePO4/Li电池的放电容量和能量密度分别比普通LiFePO4/Li电池高50%和66%。因此,该磺酰亚胺离子聚合物提供了一种不改变活性材料的新方法,来克服锂二次电池容量和能量密度在大电流充放电下的局限性。  ⑵将合成的含氟磺酰亚胺主链结构离子聚合物(PFSILi)与聚氧化乙烯(PEO)共混制备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并与金属锂电极组成全固态锂电池。所制备的电解质膜电化学稳定性高达6V,是良好的单离子导体。结合热力学性能分析,研究了离子聚合物含量对聚合物电解质电导率的影响,优选出PFSILi含量为24.5 wt%的电解质膜,其在80℃电导率为1.76×104 S cm-1。且研究发现,将聚阴离子结构的PFSILi引入电解质膜,可以通过离子作用在体系中形成2-D或3-D的离子交联结构,一方面有利于锂离子的运输,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尺寸稳定性,以提高电池安全性能。在80℃下放电倍率为0.2 C,含有所制备PEO-PFSILi固态电解质的LiFePO4/Li电池的循环比容量可达140 mAhg-1,在70℃下以0.1C倍率放电,可维持放电比容量大于136 mAhg-1(理论比容量的80%)稳定循环超过700 h。由此,所制备的PEO-PFSILi固态电解质体系,作为一种新型单离子导体的全固态电解质,可以为解决金属锂电极电池安全性问题提供一种新方案。
其他文献
由于稀土离子独特的电子层结构,稀土发光具有量子产率高、发射带窄、荧光寿命长、Stokes位移大等优点。并且稀土荧光能对特定的分析物,包括阴阳离子、DNA、蛋白质、生物标记物
期刊
丁酰肼(B9)和吲哚丙酸(IPA)分别作为植物的生长抑制剂和生长刺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调控作用。对植物组织中B9和IPA结合蛋白的分布状况进行测定,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其在植
作为教学活动组成的三要素之一,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价值取向,教师所采取的教学策略、教学手段,都是结合和紧扣学生主体学习实际和特性来开展和实施的。初中生作为学习活动的客观存在体,在学习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显著的特殊性。一方面,由于初中生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殊阶段,与其他阶段的学习群体相比,在学习的积极性、思考的方法性以及情感的发展性等方面,表现出更为显著的“与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聚偏氟乙烯(PVDF)因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广泛用于微滤、超滤膜的制备。然而,它的强疏水性往往导致严重的膜污染并降低膜的渗透通量,使得膜寿命缩短;此外,传统PVDF膜用于油水
锂离子电池发展至今,正极材料已是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市场上的正极材料主要是钴酸锂(LiCoO2),但由于钴资源的进一步匮乏以及其自身存在的缺陷性(如有毒),都迫切的要
Pauson-Khand(PK)反应,通常是由钴、铑、钯、钼等过渡金属催化的烯、炔和一氧化碳的环加成反应,是合成环戊烯酮最有用的方法。异腈与一氧化碳互为等电子体,是一种稳定的碳烯,其参与的Hetero-Pauson-Khand(HPK)反应不但简化了反应装置,还可以合成噻吩并[2,3,b]吲哚类衍生物,且这些衍生物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还在材料学上有一定的应用。传统的PK反应虽然具有优越的原子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石墨烯(Graphene)是由碳原子紧密堆积成的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是构建零维富勒烯、一维碳纳米管、三维石墨等其他碳质材料的基本单元。自2004年首次被报道以来,石墨烯在力学、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