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曲率曲面周铣铣削力建模、稳定性预测及参数优化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ke0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工业飞速发展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航空航天、船舶、汽车、模具等领域不断涌现出形状更加复杂的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这些产品通常具有复杂的曲线曲面结构。铣削过程中,曲率不断变化会引起实际铣削参数偏离程序中设定的名义参数,各刀齿铣削状态不再完全相同,并具有时变性,导致其动态性能不同于直线铣削和圆弧铣削。论文基于曲率变化这一特点,以变曲率曲面周铣为研究对象,围绕“铣削力建模—稳定性预测—铣削参数优化”这一主线,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等手段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  基于直线插补理念给出了瞬时刀具中心位置、位置角、进给方向和对应加工时间的计算方法。依据进给方向、刀齿轨迹和加工前工件轮廓之间的几何关系推导出变曲率曲面周铣的实际每齿进给量和实际径向切深的计算公式,从而建立了变曲率曲面周铣瞬时铣削力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偏心跳动对铣削力的影响,推导出偏心跳动影响下的瞬时未变形切屑厚度计算方法,在将微段曲线简化为圆弧的基础上,给出了瞬时未变形切屑厚度的显式计算公式,避免了大量方程求解,提高了铣削力预报的效率。针对典型曲率突变铣削的情况,以直线接直线铣削和内圆角铣削为例,从几何描述、铣削过程分析和几何工艺建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前、后直线夹角大小对铣削过程进行分段,并给出了相应的实际径向切深等参数的计算方法。采用斜角切削有限元方法和单次试验分离铣削力公称分量法分别实现了瞬时切削力系数辨识,在此基础上,基于实测铣削力和预测铣削力的相对误差识别出刀具偏心跳动。利用辨识的切削力系数和刀具偏心跳动参数,试验验证了变曲率曲面周铣、直线接直线铣削、内圆角铣削的铣削力模型,仿真分析了曲率对实际每齿进给量、实际径向切深、切入/切出角、进给方向力和法向铣削力的影响,结果证实了曲率对每齿进给量的影响微弱至可以忽略,主要影响到实际径向切深和进给方向。  基于瞬时切削力系数建立了变曲率曲面周铣的变时滞铣削动力学模型,采用泰勒公式对动态铣削力模型进行了简化,忽略了曲率对时滞周期的影响,采用时域半离散方法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求解。提出了极限轴向切深的改进折半查找方法,从而实现了稳定极限图的快速绘制。分析了切削力系数、每齿进给量、径向切深对铣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平均切削力系数计算铣削稳定性明显偏于保守,稳定性随径向切深增大而减弱,随每齿进给量增大而增强。针对变曲率曲面周铣参数的时变性,提出采用稳定极限—刀具位置曲线来预测整个铣削过程稳定性的方法,从而实现了铣削稳定性的跟踪预测,并通过试验证实了所提稳定性预测方法的有效性。  考虑到曲率对实际径向切深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曲率分段策略的铣削参数优化方法。基于刀具路径建立了加工时间模型和加工成本模型,以最短加工时间和最小加工成本为目标,以铣削力、稳定性和粗糙度的预测值、功率等为约束条件建立了有关主轴转速、轴向切深、径向切深和各段每齿进给量的优化模型。采用改进人工鱼群算法对优化模型求解,对优化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和对比分析,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从而为提高复杂曲面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在环境监测、海洋勘察、地貌测绘等领域都需要对空间相机捕获的遥感图像进行分析与解译,然而由于大气扰动、相机离焦、卫星平台振动等因素会导致遥感图像降晰,影响图像判读和信息提取。为了提升遥感图像质量,需要对降晰的遥感图像进行复原。依据空间光学相机的成像特性,本文将遥感图像复原过程分为三个环节实现,即:条带噪声去除、基于图像的点扩散函数估算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遥感图像复原。空间遥感相机在推扫成像过程中由于CC
全球己进入能源紧缺时代,煤层气产业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随着我国对煤层气产业支持力度日益增大,煤层气产业势必迎来跨越式发展。为了实现煤层气的科学开发与应用,越来
该课题所研制的PWM液压数字泵,该产品在国内尚属空白,在国际上未见商品化报道.该泵是在手动伺服柱塞式变量泵基础上经过改造得到的.其方法是制造一个由高速开关阀控制的小油
该论文从接触约束分析、接触状态规划和装配顺应合成及实验等方面对机器人装配操作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在接触状态空间,建立了机器人装配过程接触约束状态的规划和推理方法
超声医学成像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低成本、实时性好等优点,能够配合MRI、X-CT等手段,利用图像引导、图像配准和图像融合等技术实现更好诊断效果。这对超声图像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滤除图像中噪声,恢复原始信号,提高图像信噪比成为超声成像中重要的环节。本文以OMAP-L138作为核心嵌入式处理器,针对便携式超声系统成像,研发一种超声数据采集与图像处理嵌入式系统,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
淮河是中国东部输沙量仅次于黄河和长江的第三大河流,以往对其沉积物的物源识别指标研究甚少.文章测定了淮河与长江、黄河表层沉积物中
的出版发行是我国沼泽湿地研究的重大事件,是对沼泽科学研究的重大贡献,我热烈祝贺中国第一部沼泽志问世.rn湿地兼有水、陆特性,具有多种功能、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地球上最重
海滩岩是古海平面高程的重要标志.本文利用高精度铀系测年技术对北部湾涠洲岛北港海滩岩中保存完好的珊瑚枝进行了测年,得出珊瑚枝的年龄分布范围介于距今(2017 A.D.)1780~836
摘 要:针对配电网低电压问题,在明确配电网低电压管理和技术层面上的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综合治理措施,为保证供配电质量提供有效方法,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配电网;低电压;产生原因;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TM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1-0098-02  配电网尤其是农村配电网,常因各项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低电压问题,导致家用电器无法正常使用,对日常
最近,光电跟踪系统的跟踪和捕获动态快速目标的能力已经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这是因为被跟踪目标的速度、跟踪设备的各方面特性不断提高所导致的。由于被跟踪目标的快速性和不定性增加了光电跟踪系统的动态跟踪误差,目前存在的控制方法还远远不能满足光电跟踪系统跟踪精度的要求。因此,近年来提高光电伺服控制系统的跟踪精度成为研究的热点。为了有效的提高系统的跟踪能力、抑制抖动性、提高系统的跟踪精度,本文以加速度计作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