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体非晶成型过程控制原理与大尺寸Al基块体非晶制备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b2004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制强非晶形成能力的非晶棒材是铝基非晶合金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及难点。铝基非晶合金具有高的比强度和良好的韧性。部分纳米晶化后的复合材料其力学性能可进一步提高。目前,限制铝基非晶合金应用的主要因素是其玻璃形成能力较差,大块非晶合金制备困难,目前块体非晶最大直径为lmm。为了推动铝基非晶结构材料的发展,增大块体非晶的尺寸是研究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现阶段提高块体非晶尺寸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改变合金的成分来提高非晶的形成能力;二是通过改进制备技术来提高块体非晶的尺寸。本研究的目的是在保持成分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改进制备技术以提高铝基块体非晶棒材的尺寸。本文通过自主设计的急冷压铸设备制备出尺寸为1.5mm的非晶棒材,主要结论如下:根据熔体热传导理论,推导出临界冷却速率Rc与临界直径D和热交换系数h的关系,以及浇铸速度和气隙厚度对热交换系数h的影响,其方程如下:根据上式,计算出Al86Ni6Y4.5Co2La1.5合金的Rc=2.6×103K/s,结合实际要求,即D=1.5 mm,计算出热交换系数h=8 W/(m2·℃)。根据影响h值的因素设计出新的激冷压铸设备,选取各个具体部件,并研制出新的激冷压铸设备。用研制的新设备浇铸棒材,并进行结构表征及验证。主要结论如下:(1)浇铸温度为850、900、950和1000℃时,直径1.5 mm非晶合金棒材的最佳浇注温度为900℃;(2)当模具直径为1.5 mm,浇铸速度分别为150、200、250和300 mm/s时,最佳工艺是浇铸温度和速度分别为900℃和300 mm/s,其非晶形成能力最强;(3)当模具直径从1.5 mm提高到2 mm和3mm时,合金棒材的非晶形成能力降低;(4)随着铜模与合金熔体之间气隙厚度的增加,合金棒材非晶形成能力降低;(5)当浇铸温度为900℃,浇铸速度为300 mm/s时,可浇铸出直径为1.5mm的完全非晶棒材。
其他文献
现阶段,城市交通发展越来越完善,在夜间照明路灯应用中,传统路灯需要大量电能,且相关照明设备应用还会产生一些环境污染.随着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智能LED路灯将逐渐取代传统路
预算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行动计划,有利于企业各项业务的规划和开展,更好的实现企业目标,规范企业各项指标的考核。在现代化大型企业中,财会部门将为管理层提供大量的数
为筛选肺鳞癌的血清标志物,采用二维凝胶电泳(2-DE)技术分离Ⅰ期肺鳞癌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清蛋白质,PDquest图像分析软件识别差异蛋白质点,电喷雾串联质谱(ESI-Q-TOFMS/MS)鉴定
新课程标准提倡根据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选择有效的评价策略,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对如何正确有效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仍然存在很多困惑,因此改进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的研究刻不
基于“视觉暂留”原理,开发出了一种旋转式线阵LED显示屏。从机械与电气两个方面介绍了该LED显示屏的设计。重点介绍了轴套的设计及软件设计,实现了显示屏转动与屏幕显示内容
中国老龄化趋势为世界之最 ,庞大的老年人群将促进老年消费及产业发展的规模化、多元化和网络化 ,因此 ,要建立健全最低养老保障与保险养老产业体系 ,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小康
"豳"地所在很长时间以来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文章通过论证,证明传统说法即"豳"在今彬县、旬邑一带是具有历史依据的,并且就是历史上的"豳"地所在。
<正>基本简历:郭建斌,男,1969年生,云南普洱人,教授;先后在云南大学中文系(新闻学专业)、云南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方向)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海德格尔和马克思对人的哲学的核心问题———自由问题———的思考提供了一种迥异于传统形而上学的运思道路和视域 ;人存在论地存在 ,由此 ,他们共同开辟了告别传统西方哲学
根据高分子材料的阻尼机理,本论文以不同苯基含量的聚硅氧烷(PMPS)齐聚物为基本单元,与甲基丙烯酸酯(MAc)通过同步互穿聚合物网络(SIN)技术,制备得到具有阻尼性能的PMPS/PMAc SIN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