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化时代,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为了获得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自身的信息系统建设。其中,ERP系统被认为是20世纪90年代企业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最重要的产物之一。ERP系统是一种融合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思想,能够统筹和规划企业的内外部资源,集成企业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优化企业业务流程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贯穿于整个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ERP系统加快了信息的收集和传递速度,提高了管理者处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改变了会计信息的处理、编制、审查和传播方式,在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管理改善的同时也改变了企业的审计环境。随着ERP的广泛应用,国内外学者围绕ERP系统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国内外关于ERP系统的实证研究大致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1)影响ERP系统成功实施的主要因素;(2)ERP系统实施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然而,ERP系统实施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管理改善和经营业绩,还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继而影响审计师决策即审计意见和审计收费。这方面的研究不多,为此本文从审计视角,实证分析了ERP系统对审计师决策的实施效果,即ERP系统对审计收费和审计意见的影响。本文选取2003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在年报中首次公开披露实施ERP系统的399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并扩大样本数据区间至2000-2013年进而追踪对比ERP系统实施前三年与后三年上市公司审计费用与被出具的审计意见的变化。通过实证检验可以得出结论,ERP系统实施后,审计费用增加,获取非标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增加,即对上市公司来说ERP系统实施对审计师决策产生负面影响。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1)审计收费的提高意味着企业的成本增加,而审计意见更是受到投资者、债权人等诸多利益相关者的关注,会对企业经营和股价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考察ERP系统实施对审计师决策的影响,有利于企业不局限于只关注ERP系统给企业绩效带来的影响,而是从审计的角度更全面的认识ERP系统实施效果,继而有效解决ERP系统实施带来的问题,充分发挥ERP系统的优势。这对上市公司有着重要意义。(2)以往国内外的研究在构建审计费用和审计意见模型时,主要考虑到企业特征层面和审计师特征层面的影响,而在企业特征层面很少有研究将企业的信息技术投资特征纳入其中。本文则将企业的ERP系统实施作为企业特征层面的影响因素,纳入到审计费用和审计意见的模型中。拓宽了对审计费用和审计意见的研究范式,弥补了这方面研究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