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早期达标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s_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长期血压控制不佳将导致高血压介导的靶器官损害(HMOD)发生率增加,长期血压升高导致心脏后负荷增加以及复杂的神经内分泌激活,导致左心室肥厚(LVH)以及以后发生的心力衰竭,LVH是高血压介导的重要的靶器官损害。此外LVH也是预测心血管事件的独立的风险因子。老年高血的患病率高且更易出现HMOD。传统观念认为老年人降压应该缓慢达标有利于心脑器官的保护,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有一部分高血压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后血压很快在1周内达标,尤其是住院患者。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早期(2-4周)或者更早期(1周内)达标的安全性及与LVH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自2016年11月至2018年8月就诊于兰大二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的高血压患者252人,所有纳入患者使用统一的降压方案,随访1月后根据血压达标时间,将患者分为4组,分别为血压1周内达标组58人、血压2-4周达标组95人、血压4周以上达标组62人、4周以上血压不达标组34人。入组后第1个月,每周测量血压7天,每天2次,即每日早晨起床后6:00~9:00空腹服药前和晚上6:00~9:00测量血压,每次测量2-3遍,时间间隔1分钟,对于无法坚持连续血压测量1周的患者,至少连续测量3天。入组后的随访期,对于血压已经控制达标者,血压应每周测量1-2天,每天测量2次,若血压不达标者可适当增加血压测量次数,并根据血压水平调整降压药物以此保证持续降压达标。随访1年后行超声心动图、动态血压检查,进而比较血压不同时间达标对高血压患者心脏的影响,所有纳入患者HBPM均在互联网上进行长期血压传输并监测。结果:与4周以上血压达标组相比较,1周内血压达标组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更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周血压达标组的LVMI与4周以上血压达标组的LVMI却无显著差异。与2-4周血压达标组相比较,1周内血压达标组的LVMI与2-4周血压达标组的LVMI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4周以上血压不达标组相比,4周内血压达标组的LVMI皆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4周以上血压达标组的LVMI与4周以上不达标组的LVMI无明显差别。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血压达标时间、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h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为老年高血压患者LVH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早期(1月内)达标能有效延缓高血压心脏损害,延缓LVH的发生发展,1周内血压达标与1月内血压达标安全性相似,头晕、低血压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似。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在体外实验中,应用B细胞特异性莫罗尼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BMI-1)siRNA沉默BMI1基因来通过阻断髓样分化蛋白-2(MD-2)/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复合
研究背景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对于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转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种抗肿瘤药物以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为治疗靶点,但是肿瘤细胞及微环境失去了正常调控,致使肿瘤新
研究背景:外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指由机械外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大脑后造成脑组织缺损和神经功能改变的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由于脑组织结构
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约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小RNA分子,它们以与靶基因的mRNA 3’端非翻译序列完全或部分互补结合的方式调控靶基因,之后导致靶mRNA降解
目的:观察交叉电项针治疗中风后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疗效,探讨交叉电项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的有效性,为假性延髓麻痹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有效的试验依据。方法:按照随
花的颜色与传粉者的感知和偏好有关,是"传粉综合特征"中最容易识别的信号。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均会直接影响群落的花色多样性。尽管花色是介导植物与传粉者相互作用的重要
聚集诱导发光(AIE)材料,作为一类新兴的智能材料,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能和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例如化学传感、智能纳米材料、生物光学成像等领域。其中,
研究目的:胃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对化疗、放疗等传统治疗手段敏感性欠佳,易发生复发转移,预后较差。虽然化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
临床上有关听力残疾患者的听觉补偿方法主要为助听器和人工耳蜗,其验配或调机需要设置听阈和响度舒适级参数。两项参数一般可通过主观行为测试获取,对于缺乏主观行为能力的特
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e,PLR)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患者术后发生对比剂诱导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