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反映新事物、新意识、新技术的新语和流行语不断产生。通过研究日语新语·流行语,既可把握日语语言发展的实际情况,也可以通过反映日本社会世态的新语·流行语,最迅速地捕捉日本社会的变化,考察存在语言背后的社会和文化现象。另一方面,为了中日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和更好地了解日本社会,笔者认为对日语新语·流行语的日中翻译进行研究具有必要性和实用的价值。目前为止,从语言学视点和社会学视点对日语的新语·流行语的研究比较多,但从日中翻译角度的研究不太多。而从文化翻译的观点出发,对日语新语·流行语的日中翻译进行研究的相关文献,通过《中国知网CNKI》和日本学术期刊数据库《CiNii》的检索,现在还没有。因此,笔者把从语言学和社会学视点进行的日语新语·流行语研究作为前提,再从文化翻译角度出发对其日中翻译进行考察。本研究收集从2000年到2014年的日本《新语·流行语大奖》共156个获奖语作为研究对象。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日语新语·流行语的构词法和构词特点;分析获奖语与社会各领域的对应关系并考察日本社会的现象;再进一步从文化翻译的观点,通过具体的翻译实例分析,探讨其日中翻译的策略和具体的翻译方法。本论文的研究结论总结如下:(1)语言学方面,日本的新语·流行语基本上都是利用原有的词汇创造的,复合法、省略法和借用法是主要的构词法。(2)社会角度方面,分析了日本社会6个领域的现象。包括政治上的首相频繁更替、经济上的长期低增长、体育上对棒球的热爱、文化上的形式多样、科研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特别关心。(3)日中翻译研究方面,指出异化翻译策略是词汇形式的新语·流行语日中翻译时主要使用的策略;翻译方法具有多样性,翻译者须考虑与翻译有关的因素选择翻译法和合适的译语;注释是补偿两种语言和文化差异的一种手段。本论文由6章构成。第一章介绍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和方法及本论文的构成,认定研究范围。第二章概述中日两国的先行研究,提出本研究的视点。第三章从语言学角度进行研究,把握日语的新语·流行语与原来的词的关系,分析新语·流行语的构词法和构词特点。第四章从社会的角度进行研究,分析获奖语与社会各领域的对应关系,考察日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自然环境等方面的现象。第五章从文化翻译的角度研究新语·流行语的日中翻译,并考察了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的应用情况以及具体的翻译方法。第六章总结本研究的结论并提出今后的课题。本研究从三个角度对日语的新语·流行语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察,把握了语言本身的特点的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语言、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笔者期望通过本研究为日语语言学习、日中翻译研究和了解日本社会提供参考和借鉴,为中日两国间的文化交流,跨文化交际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