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能有效解决传统施工项目管理中遇到的难题,如果使用得当,不仅能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成本和时间,还能迅速提升企业竞争力。BIM最先起源于国外,在我国应用时间也短短十几年,研究和发展还不完善。当前,我国施工单位在应用BIM进行施工项目管理时仍然存在诸如:BIM模型建立和应用缺乏层次性、BIM人员与传统人员难以高效协作、企业层面重视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因为施工单位BIM管理流程不清晰、缺乏逻辑性等造成的。显然,如果现有的流程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BIM将难以发挥出应有的工程价值。本文以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理论和流程优化理论为基础,在分析BIM管理与传统管理流程区别基础上,对建筑施工单位利用BIM进行施工项目管理存在的流程问题进行梳理分析,从技术和组织两个层面对BIM管理流程的实施框架进行了优化设计。首先,在技术层面上,将其划分为“三个BIM阶段”,明确了BIM应用的阶段性和层次性;然后,在组织层面上,提出应做到的“三种BIM行为”,并对组织管理内容和组织管理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构建出“企业层+项目层”两层级BIM管理体系,明确了不同层级人员的分工职责,完善了企业层和项目层BIM协同机制。最后,将优化设计的BIM管理流程应用在某图书馆案例中,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案例BIM管理流程的应用效益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优化设计的BIM管理流程产生的效益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从而验证了设计流程的优越性及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