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开采返排液中的镍在岩溶区红土中的迁移特征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水力压裂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全球页岩气开发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也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返排液泄漏是主要环境问题之一。返排液成分复杂,通常含有大量盐分、种类众多的重金属组分和水力压裂添加剂等。目前,我国已经探明的储量丰富的页岩气区块主要集中在碳酸盐岩广泛分布的川渝湘黔等地区。这些地区的土壤多以碳酸盐岩风化后形成的红土为主,厚度较小,浅层岩溶水防污性能弱。页岩气开采是否会给当地浅层岩溶水环境安全带来风险?对此我们还所知甚少。本文选择贵州某典型页岩气区块为研究区,以水力压裂返排液中典型重金属镍(Ni)为研究对象,开展复杂返排液水质条件下岩溶区碳酸盐岩红土中Ni的迁移特征研究。采用批试验和柱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返排液特征组分NaCl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BS)对Ni在红土中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含量升高或SDBS浓度降低,都会导致Ni在红土中的吸附能力降低,阻滞作用减弱,迁移能力增强;在钙镁碳酸盐含量较高的红土中,Ni-Al层状双氢氧化物(Ni-Al LDH)沉淀的形成可能是阻碍其运移的重要机制。采用人工配制返排液的方式,通过室内土柱试验模拟了不同阶段的返排液水质条件下Ni在红土中的运移,探究了真实返排液条件下Ni在岩溶区红土中的行为特征。结果显示,返排液的水化学特征和红土中白云石的含量对Ni的运移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随着返排液pH值由5.9升高至7.2、离子强度由4.1 M减小至0.35 M,Ni在各个土柱中的迁移能力越弱;风化程度越低、白云石含量越高的红土,Ni在其中的迁移能力越差。在上述试验结果的基础之上,我们构建了基于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的反应运移模型,模拟水力压裂返排液连续渗漏情景条件下,返排液中的Ni在碳酸盐岩红土剖面中的反应运移过程。结果显示:离子强度高、pH值相对较低的返排液中的Ni在红土剖面中的迁移能力强,不同阶段返排液连续渗漏条件下Ni的迁移能力较强;Ni-Al LDH沉淀的形成是阻滞Ni在红土层中迁移的最重要作用,其次是离子交换和络合作用;碳酸盐岩红土中三水铝石和伊利石的溶解是Ni-Al LDH沉淀形成的必要条件。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不同返排液水质条件下Ni在岩溶区红土中的迁移特征与机制,为页岩气开采过程中岩溶区浅层地下水环境保护对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网络时代背景下,信息的传播范围、速度发生了质的改变,大众接受及表达的途径更加复杂多样。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看,网络迅速发展所推动的舆论传播模式变化,给党委、政府管理网络舆情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近年来,S市委、市政府越来越重视网络舆情管理,通过引导、监督民众对社会热点、敏感问题的舆论方向,确保网络舆论可控,维护社会稳定。本文共有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选题背景、选题意义,核心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席卷着全球,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监狱必须加大疫情防控力度,坚决将病毒止于高墙外。疫情防控期间,民警执勤模式的调整、罪犯活动空间的压缩等对罪犯正常的学习模式、生活模式、劳动模式等带来很大的冲击,罪犯的教育管理难度明显增加。在疫情防控最吃紧关头,监狱如何提高政治站位,防范和化解政治风险,坚守监管安全底线,积极应对困境,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多国监狱场所发生了疫情感染,有些国家监狱的疫情呈现多点暴发、聚集暴发,甚至形成蔓延的严峻态势。为控制监狱疫情的蔓延,多国采取了紧急应对措施。本文在收集整理多个国家监狱疫情发展态势及其应对措施的基础上,对监狱疫情及其应对主要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并立足于我国监狱场所常态化疫情防控的任务和目标,对我国监狱场所的常态化疫情防控提出相关思考与建议。
“诗”“史”“思”三位一体的毛泽东诗词,既以诗的语言展现了毛泽东时代中共历史的辉煌过程,又以诗的意境蕴藏着毛泽东思想的深刻内涵,而且还以诗的方式塑造着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文化。一方面,毛泽东诗词是在党的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作为党的文艺中的代表性作品,其本身就是中共政党文化中的一个亮丽元素;另一方面,毛泽东诗词又沉淀着中国共产党的政党价值观,传递着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形象,因而充当了塑造中共政党文化
新冠疫情的突发使得监狱会见模式发生巨大变化,由传统以监狱室内会见为主导的会见模式转变为以视频会见为主导的会见模式。虽然在疫情防控期间监狱视频会见模式发挥了一些积极的作用,但发挥的作用远远不够。积极探索便捷化的视频会见技术并强化视频会见工作人员的配备与培训,对推动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6世纪,资本横跨大洲大洋的流动可以说是现代金融史的起点。西班牙、葡萄牙、荷兰都曾经经受过资本的集中高涨与突发退潮的洗礼。明清时期,中国也是一个备受资本侵淫的国家。明末张居正“一条鞭”法的赋税改革、明末清初江浙和福广的发展,间接得利于舶来的国际资本(此时为金银)。但是白银的大进大出,制造了如卡住脖子的“银荒”和力不从心的“鸦片战争”,搞得朝廷晕头转向。毋庸质疑,当年的中国人缺乏驾驭资本全球流动的智
水资源是人类现阶段可利用或者将来可能被利用的战略性物质资源,该物质资源应具备满足地区内当前和未来所需的质量和数量的能力,其质量和数量也决定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潜能。本文利用超效率DEA-SBM模型测算2005-2018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在所得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时序与空间分布趋势分析,运用tobit模型分析探讨了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城市化率、节水度以及水价方面对水资源效率的影响,可得出
贫困是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相伴而生的社会现象。贫困与发展就好像一对相生相息却又互不合作的孪兄弟。对于深度贫困地区来说,谋求发展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奋力实现稳定脱贫,尔后才是逐渐走向富裕。笔者在对以大凉山彝族地区为代表的深度贫困地区进行持续跟踪观察后发现,这些地区居民依然较为普遍地沉浸在一套传统的、自洽的生存伦理以及生活方式中,以至于人的现代化进展赶不上其所处外部环境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程度上的不匹配、不
广泛赋存于地壳中的地下水,对地壳应力及固体形变具有敏感的反映。因此,通过研究地下水对地震的响应过程,对于理解地壳浅层水文地质过程与构造活动在时空尺度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地震引起的水文地质响应已被广泛报道,其对井-含水层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地壳浅层的渗透性中,更多的观测实例将进一步加深对地震与地下水关系的理解。此外,由地震所引起的这些响应现象在空间及时间上均表现为随机分布,控制这种响应随机性的
近几十年,随着水力压裂技术的发展,页岩气资源得到了迅速开发。但是,数万方的水力压裂液注入到页岩气储层中并且返排率往往低于40%,而水占压裂液组分的90%-99%,大量水资源消耗将引发潜在的环境问题。而压裂液自发渗吸进入页岩气储层可能是造成返排率低的重要机理。此外,深入了解页岩的水力特性及水分运移规律对许多工程应用和自然科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如地下水循环、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核废料存储等。因此,本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