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反流病咽喉部组织病理及防御屏障研究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ya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咽喉反流病动物模型的建立研究目的:建立咽喉反流病动物模型,为研究咽喉反流病咽喉部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提供基础。研究方法:健康雄性豚鼠(300-350g)18只随机分为2组。10只为实验组,灌注盐酸胃蛋白酶混合溶液(PH=2)14天;8只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灌注生理盐水14天。14天后处死所有豚鼠,取豚鼠环后区黏膜行HE染色,分析光镜下组织病理学差异。研究结果:对比生理盐水对照组环后区黏膜上皮完整,光镜下可见实验组环后区黏膜上皮层部分坏死、脱落,固有层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肌层断裂,黏膜下腺体增生、肥大,血管扩张、充血。实验组白细胞计数为33.50±16.19;生理盐水对照组白细胞计数为8.37±3.20;两组白细胞计数存在统计学差异(P=0.03)。结论:本实验结果表示,酸性胃蛋白酶直接灌注于咽喉部可使咽喉部产生炎症反应。第二部分咽喉反流病动物咽喉部黏膜上皮细胞间隙变化研究目的:利用咽喉反流病动物模型,研究咽喉反流病咽喉部黏膜上皮细胞间隙变化。研究方法:健康雄性豚鼠(300-350g)18只随机分为2组。10只为实验组,灌注盐酸胃蛋白酶混合溶液(PH=2)14天;8只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灌注生理盐水14天。14天后处死所有豚鼠,取豚鼠环后区黏膜行透射电镜检查,测量环后区黏膜上皮近基底膜处细胞间隙大小。研究结果:实验组环后区黏膜上皮细胞间隙大小为0.32±0.047um;生理盐水对照组环后区黏膜上皮细胞间隙大小为0.03±0.014um。两组环后区黏膜上皮细胞间隙大小有统计学差异(P=0.000)。结论:本实验结果显示,本研究提示咽喉反流病中咽喉部黏膜组织形态的改变与胃食管反流病中有明显的相似性。咽喉反流病咽喉部黏膜上皮存在细胞间隙增宽。第三部分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蛋白、claudin-3蛋白在咽喉反流病动物咽喉部黏膜的表达研究目的:利用咽喉反流病动物模型,研究咽喉反流病咽喉部黏膜中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蛋白和claudin-3蛋白的表达变化。研究方法:健康雄性豚鼠(300-350g)18只随机分为2组。10只为实验组,灌注盐酸胃蛋白酶混合溶液(PH=2)14天;8只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灌注生理盐水14天。14天后处死所有豚鼠,取豚鼠环后区黏膜行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蛋白和claudin-3蛋白的免疫组化研究,应用Image-Pro Plus6.0对拍摄照片进行半定量分析,分析各组环后区黏膜中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蛋白和claudin-3蛋白的表达差异。研究结果:实验组occludin蛋白平均光密度值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05)。实验组claudin-3蛋白平均光密度值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发现咽喉反流病组的occludin蛋白和claudin-3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证实了咽喉反流病的上皮屏障的受损与紧密连接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健全体制机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网格化管理符合转型期中国基层社会的治理模式,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和改革发展的进行、
含硫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医药、食品及材料中,绿色高效的含硫有机化合物合成方法一直以来都是有机化学研究的热点。本论文研究了在无金属催化剂的条件下,亚磺酸钠
气管插管在呼吸内科是救治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抢救病情好转脱机后仍需气管插管导管内给氧观察的患者,以及久病不愈、体质虚弱、肺部感染
绘画是画家在二维平面上表现现实世界和自我感受的空间艺术,绘画展示给人们视觉的虽然是静态的,但却内蕴着无限的运动感,它虽然只是一种空间艺术,却具有在静止之中表现物理和
随着国内市场的饱和以及政府大力实施“走出去”政策,许多中国本土企业正在探索海外发展机会。现在有许多中国公司在全球开展业务,例如通信设备行业的华为技术公司和中兴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