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速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研究

来源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job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在现代电子侦察和高分辨率雷达等应用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针对超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中所面临的超高速采集与大容量数据传输等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设计实现了超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具体如下:1、论证了微小型化超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方案,完成了系统硬件的研制。根据系统需求,确定了基于EV10AQ190A的系统开发方案,对系统的模拟前端、数据接收与传输模块、系统互连、时钟模块以及电源模块进行了论证分析和设计,最后提出了超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同时,分析解决了系统在PCB设计中所遇到的混合信号模块布局和高速差分信号线布线等问题。2、基于ISERDES1对高速串行数据的串并转换技术进行了研究。高速串行数据的串并转换是超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ISERDES1设计了串并转换逻辑实现了1:4的串并转换,将625MHz的DDR模式数据降速为312.5MHz的SDR模式数据。根据EV10AQ190A采样数据的输出顺序,设计了采样数据重排逻辑,实现了EV10AQ190A单、双通道工作模式下的数据重排。提出了自适应动态延时调整机制,实现了对源同步时钟延时的自适应动态调整,仿真结果表明逻辑工作正常可靠。3、基于DDR3控制软核(MIG)实现了大容量数据的高速动态缓存。基于MIG的USER INTERFACE设计了DDR3的读写控制状态机,简化了USER INTERFACE的控制接口,增强了状态机的可移植性。状态机的逻辑功能仿真结果和硬件平台测试结果均表明状态机工作稳定可靠,最高数据读写速率可达1000Mbps,满足超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需求。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艺术设计类高职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以高职英语教学为载体,提出通过沉浸式的第一课堂,“互联网 ”拓展第二课堂,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文化素质教育氛围等方式,整合文化素质教育资源,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关键词】艺术设计类 高职英语教学 文化素质教育资源 整合方法  我国从1995年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在高等学校开展加强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20
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学生通过大量的听说背诵练习的积累,形成英语语感。最终达到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写就通、一读就懂的能力。 The sense of l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电磁波耦合方式进行通讯,实现与被标识目标的识别及数据交换。RFID技术具有多
【摘要】一般来说,在英语作文写作中常会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错误:时态、动词、主谓一致、逻辑关系等。其中,时态错误是英语作文中句子表达最常见的问题。而局部策略主要指的是通过对某阅读行为或者是阅读方法进行分析、选择的方式来了解某一阅读目的,或者是该句子的真实涵义。这在商务英语的学习与培训中是极其常见的,而在英语作文的写作中同样也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本文就在此背景下主要结合局部策略的基本概念与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