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初中生独处与情绪关系的实证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uelei19890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内外向初中生的独处偏好的特征;(2)探讨初中生内向程度对独处体验的影响;(3)探讨两种独处状态对消极独处者情绪的影响。方法:研究一:随机抽取哈尔滨市,萝北县等四所中学初一到初四学生900人,发放《艾森克人格量表》、《独处偏好量表》,回收有效问卷868份,将收回的《艾森克人格量表》中内外向维度得分计算出,并转化为标准T分数。标准T分数在43.3以下的被试为内向型,43.3-56.7之间的为中间型,大于56.7的分数为外向型,探讨内外向初中生的独处偏好特征;研究二:选取研究一中内向人格特质的被试中的典型内向型和倾向内向型为该研究的被试,发放《独处体验量表》,采用相关研究探讨典型内向型和倾向内向型初中生对独处体验的影响;研究三:以《艾森克人格量表》和《独处体验量表》为筛选工具,选取内向型初中生中消极独处者24人作为实验三的被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设计为2×2两因素重复测量设计,被试间变量为独处状态(两个水平):有关注的独处和无关注的独处,被试内变量为测量时间(两个水平):前测和后测;因变量为在CAPS图片系统中选取的图片的情绪效价和唤醒度的得分。结果:(1)在研究一中,内外向初中生在独处偏好总分及三个因子得分上差异显著。内向型,中间型和外向初中生在独处方式得分上差异显著(F=6.630,p=0.001);在独处价值得分上差异显著(F=3.293,p=0.038);在独处偏好总分上差异显著(F=23.166,p=0.000)。(2)在研究二中,典型内向与倾向内向型初中生在积极独处上差异不显著(F=0.005,p=0.942);典型内向与倾向内向初中生在消极独处上差异不显著(F=1.920,p=0.168);初中生内向程度对独处体验影响差异不显著;典型内向与倾向内向初中生在中性独处上差异不显著(F=0.345,p=0.558)。初中生内向程度对独处体验影响差异不显著。(3)研究三,在积极效价的得分上,两种独处状态的主效应显著(F=8.697,p=0.007),测量时间的主效应不显著(F=2.141,p=0.158)。两种独处状态与测量时间交互作用显著(F=20.802,p=0.000);在中性效价得分上,独处状态主效应不显著(F=0.823,p=0.374),独处时间主效应不显著(F=0.013,p=0.911),测量时间与独处状态交互作用显著(F=6.359,p=0.019);在积极唤醒度的得分上,两种独处状态主效应不显著(F=0.972,p=0.335),独处时间主效应不显著(F=0.737,p=0.400),测量时间与两种独处状态交互作用显著(F=10.95,p=0.003);在中性唤醒度得分上,独处状态主效应不显著(F=0.020,p=0.889),独处时间主效应不显著(F=0.477,p=0.497),测量时间与独处状态交互作用显著(F=6.609,p=0.017)。结论:(1)内外向初中生在独处偏好总分及三个维度上差异显著;内向初中生比中间型和外向型初中生更偏好于独处。(2)典型内向型和倾向内向型初中生在积极独处、中性独处和消极独处体验上均差异不显著。(3)初中生中的内向消极独处者在独处时,有关注的独处组的初中生情绪效价显著提高,有关注的独处组情绪变化差异显著。
其他文献
学位
我国当前已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后期阶段,本科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并且有普及的趋势。高校本科专业的设置不单单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高等教育持续发
有许多学者通过对普通高校学生和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成果的对比,发现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都存在一些心理障碍,且高职学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甚,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正在全面展开,在这次改革中,吸取了各种教育理论的合理部分,其中建构主义教育思想也有它重要的一席之地。研究建构主义思想对中学数学教学的指导是非常有意义
为促进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的更好实施,使学生对体育项目多元化需求得到实现,使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得到实现。2002年教育部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