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跳relay路径选择算法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gys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通信网的技术革新为移动数据业务的激增提供了条件和基础,但随着数据业务的增长,对移动网络的容量和覆盖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未来的移动通信研究中,除了OFDM技术、MIMO技术以及方兴未艾的家庭基站的研究,中继,作为未来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候选技术之一,也得到广泛研究。在中继研究的历程中,协作分集的思想开始使中继从单纯的放大转发向更高级的方向发展,3GPP组织在其R9的36-814文档中对中继的分类等做了说明,并给出了其系统级仿真参数。中继的选择算法是中继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虽然3GPP等组织将relay作为下一代通信候选标准,但是其尚未将两跳以上relay引入标准,目前大多数研究依然在两跳范围内。本文借鉴IEEE802.16将多跳relay的思想引入LTE-A系统,并对其路径选择算法进行研究,现有的典型路径算法有基于距离、路径损耗、信噪比和时隙数,但是鉴于多跳网络与两跳网络的不同,除了最后一种算法考虑到多跳的问题,其他算法都是在两跳的情境下考虑,选出的路径只能是局部最优路径,而非最佳路径,本文借鉴端到端误码率选择算法来计算多跳路径误码率,以期解决两跳relay局部最优路径选择算法存在的问题。
其他文献
宽带高速数据通信是未来无线通信的发展趋势。基于对未来发展的考虑,第三代合作伙伴(3GPP)开启了“长期演进”(LTE)的进程。LTE以OFDM/MIMO为核心技术,具有实现简单、频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