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清遗民林葆恒及其词学活动为研讨主体,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阐述研究意义、现状及本文研究方法。本文以词人身份研究林葆恒,遵循词体发展规律,综合时代特征(社会政治、经济因素,晚清民国词坛总体风貌)及地域特色,系统考察词人生态、心态、形态。力求论人、论史、论词统一。 第二部分:第一章至第六章。 第一章论林葆恒家世。涉及其籍贯、宗祖、妻室、其他亲属。梳理家世,意在阐明家学渊源,昭示家族因素对林葆恒词学的影响,故将三位影响较为显着者,即林芳、林绍年、林葆炘,单列一节作个案研究。末节结合林葆恒家族的生存状况及时代因素,分析其遗民思想的形成。 第二章作林葆恒生平研究。对其名、字、号加以辨析,以区别于同时代同姓名者。着作考一节,对林葆恒辑、着专书逐一勾勒轮廓,究要旨。生平一节,概述林葆恒一生经历重要事件及其遗民思想的发展。其中的交游活动则因内容较多,于第三章单独讨论。 第三章探察林葆恒词学交游。作为遗民词人,林葆恒与遗民词社关系紧密,词社活动成为其主要交游途径。此外,本章将衆家题《讱盦填词图》及林葆恒与晚清民国闽籍词人群间的交游分别讨论,以期从多角度鸟瞰林葆恒的交游情况。 第四章从訒盦词与《集宋四家词联》考绎林葆恒创作。重点论析的问题包括訒盦词中的遗民词作,訒盦词的艺术特色及其与民国词坛风貌、词学团体的关系,訒盦词对张炎等宋词名家的学习等。集词联一节,简述此种特殊的词学创作形式。 第五章为《闽词征》研究。本章先从藏书家角度,论林葆恒藏词与《闽词征》《词综补遗》两部词选编纂的关联。后两节分别从历时研究、共时研究层面切入,论比《闽词征》与叶申芗《闽词钞》及晚清民国时期其他郡邑词选,试图总结《闽词征》的选本特色、得失及其在民国郡邑词选中之地位。 第六章核考《词综补遗》及其相关内容。重在探抉其与前代词综关系及选词异同,彰显《词综补遗》“知人”“存事”“精择”“博取”优长。另从词选文本着手,分析林葆恒《词综补遗》体现出的遗民思想。末节从版本、文献角度对前人关与《词综补遗》的不切评价加以辩正。 第三部分:结论。力求客观、准确评价词人在晚清民国词坛的贡献及词史地位。评价标准包括填词与词选编纂,涉及讱盦词的成就、词人在交游过程中对词的推动与发展作用、《闽词征》《词综补遗》对与民国词坛及词史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