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表情识别的伴老家庭服务机器人设计与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mansze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逐年加剧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给我国养老助老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同时养老产业体系不完善,养老资源不充足,劳动力人口比例逐年缩减等因素,都使得未来养老助老产业将面临资源大量短缺的问题。伴老家庭服务机器人的出现为解决养老助老这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也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和产业的发展方向。本文以伴老家庭服务机器人为研究对象,针对现有家庭服务机器人无法有效监控老年人异常疼痛状态的实际问题,重点对老年人痛苦表情识别展开研究。首先对不同生活条件的老年人群进行走访调研,分析其对伴老家庭服务机器人的功能需求,针对调研结果开展功能设计,并进行模块分析与硬件选型;之后结合公开数据集,建立较为均衡的人脸检测训练样本集;其次通过AdaBoost模型,构建有效的级联分类器,完成基于Haar特征的老人人脸检测;然后结合公开数据集和自主采集的老人面部痛苦表情,构建老人面部表情数据集,并对数据集进行增广和图像质量提升,以增强面部表情特征的表征能力;接下来结合迁移学习思想将预训练得到的VGG16网络模型迁移至老人面部痛苦表情识别中,并通过网格搜索调参完成对模型参数的优化。实验结果表明,VGG16能够较好的完成老年人痛苦非痛苦表情的二分类问题。最后以Qt为开发平台,设计一款应用于伴老家庭服务机器人的老人痛苦状态应急警报软件,实现伴老家庭服务机器人在居家环境中对老人痛苦状态的紧急情况处理。以上研究内容对家庭服务机器人在面向老人智能看护层面的深入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为伴老机器人等系列产品提供一定的改进思路和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不断的发展,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智能化发展也越来越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重视,这就使得工业机器人在加工领域的技术不断提高。工业机器人对复杂零部件及曲面修型加工时,实现对机器人易编程、可操作等智能化处理,可提高机器人在机械加工中的效率。本文针对工业机器人在修型加工中由于自身刚度不足,在工业机器人机械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变形,从而使得机器人加工精度降低,导致机器人加工误差,降低机器人机械加工的质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型机器人逐渐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专门生产非标定制机器人的公司和产学研结合的科研机构也越来越多。这些公司和机构往往无法依靠量产所设计的服务型机器人来盈利,科研经费有限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等因素导致降低人力成本,提高设计效率,保证设计质量成为了急需解决的严峻问题。针对服务型机器人研发过程中遇到的控制系统软件专用性强、研发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设计研发了一款适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大量涌现,视频监控装置在公共场所随处可见,尤其是部署在人口密集,流量较大的重点管控区域,进行全天候24小时的监控,彻底替代了传统的值班人员,实现高速有效的人数统计。为保障城市安全,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随着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发展,现有的密集人数统计算法已经取得了相当优异的成绩,可以自动分析计算场景中人群密度,实现特定场景中关键区域人数的统计及
随着我国高速列车的迅猛发展,对列车的运行轨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全可靠、高质平顺的无缝铁路使列车运行速度得到了大幅提升。而接头处作为无缝铁路的薄弱之处,其焊接质量直接影响着列车的运行安全。在役铁路经常出现各种损伤,严重时则需要进行现场焊接修复。目前国内外主流的钢轨焊接方法大都难以满足高效、便捷的现场修复要求,课题组提出的焊剂带约束电弧超窄间隙焊接方法是一种设备使用便捷、热输入较低的高效焊接方法,实
学位
图像语义分割是对图像中的信息进行类别标记的图像分析方法,即利用图像分割网络建立输入图像和预测结果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映射关系实现特征类别的分割标记。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的兴起促使图像语义分割方法快速发展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这吸引众多研究人员将注意力聚焦于此;此外,卷积神经网络凭借其独特的结构优势已成为研究图像语义分割的经典网络。但由于在图像语义分割中应用场景的多变和高质量分割精度的需求导
间歇过程作为现代制造业重要的生产方式之一,广泛应用于事关国计民生的冶金、钢铁、制药、化工等传统工业领域以及半导体制造等新兴领域,然而,一旦生产过程发生故障,将对国家和社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如何准确高效的监控间歇过程生产状态,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可靠运行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间歇过程在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的反映过程运行状态和产品质量的数据,这也促使基于数据驱动的
五轴联动机床被广泛应用于复杂曲面的加工,具有加工效率高、精度高等优点。但五轴机床的两个旋转轴增加了额外的几何误差,影响了加工精度。因此本文对BC型双转台五轴数控机床的几何误差辨识算法进行了研究,基于齐次坐标变换建立了数控机床的几何误差模型和运动学模型,并利用球杆仪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观测法的几何误差辨识算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所建立的运动学模型对机床误差进行了补偿。具体工作如下:首先,基于齐次坐标
数控机床代表着精密制造的技术水平,其精度和可靠性是衡量加工零件质量和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保证机床的使用可靠性,对数控机床的发展和国家制造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对误差变化的规律进行分析建模,并运用计算机计算、预测和控制在加工过程中人为制造一个相反的误差与之补偿,能实现机床加工精度的大幅提高。本课题详细介绍了误差补偿相关过程和技术,分析了旋转轴位置对机床综合误差的影响,建立了数学
机器人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拓展,从最初的用于工业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到当下开始转向服务行业帮助人们创造美好生活。因为家庭服务的需要,家庭服务机器人独特优势越来越明显,但是至今还没有开始应用,是因为存在一定的实际问题。其中就包括家庭服务机器人面临未知复杂的家庭空间环境而无法实现自主导航问题,因此对其导航系统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本文以项目小企鹅形的家庭服务机器人在家庭环境下导航问题为研究对象,针对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