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顶张式立管涡激振动疲劳可靠性与安全系数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rucaihong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伴随着全球对石油天然气能源的需求急剧增长,近海及陆地油气资源日趋减少,能源资源的开发必然走向深海区域。作为深海油气开发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处于深海环境下的立管结构,由于长径比大,固有频率较低,易发生复杂的非线性流固耦合振动。当漩涡脱落频率与立管振动频率“锁定”时,结构的动力响应明显增大,导致立管疲劳损伤破坏加剧。立管损坏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由于油气的泄露造成海洋环境污染。  鉴于上述原因,在立管设计阶段通常较为保守,安全冗余度一般采用疲劳安全系数控制。海洋立管等构件的疲劳安全系数取值大多源于以往工程经验,尚未形成统一标准,而疲劳安全系数对结构冗余度以及经济性有较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基于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对深海立管涡激振动疲劳可靠性进行分析,并针对疲劳安全系数开展研究工作,确定其合理的安全水平。本文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  (1)基于圆柱体受迫振荡试验数据和能量平衡原理,建立深海立管横流和顺流方向涡激振动疲劳损伤预报程序,为本文后续的立管涡激振动疲劳可靠性研究提供了基础。  (2)引入载荷不确定量,并根据流体升力系数和流体阻尼系数的随机特性,分别计算了立管横流和顺流方向涡激振动载荷不确定量的变化规律,为后续立管涡激振动疲劳可靠性分析提供合理的参数输入。  (3)以顶张式生产立管和钻井立管为例,考虑环境、结构等随机变量的不确定性,将立管涡激振动各主要参数随机化,分别计算并对比了横流和顺流方向立管的涡激振动疲劳可靠性,应用响应面法建立了涡激振动疲劳安全系数与极限状态方程关系,分析了立管涡激振动疲劳安全系数与疲劳可靠性的关系,并研究了各随机变量参数随疲劳安全系数的不同对结构疲劳可靠性的敏感性,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其他文献
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凸显,对海洋能源的勘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海洋地震勘探是寻找海上能源的重要途径,其关键在于对拖缆的精确控制,这是获取较高勘探质量的保证。在遇到突发
在过去的五十年中,随着水声工程学和减振降噪技术的进步,潜艇的隐身性能得到了空前发展,在国家之间的对抗当中也成为极为重要的“杀手锏”类的武器。为了提高潜艇的隐身性能,需要研究新课题,开发新技术提高潜艇的隐身性能,这就需要有一个硬件平台来发现影响隐身因素的原因和检验新技术的效果,潜艇大比例尺缩比模型就是国家为了这个目的建造的。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分为四个方面:(一) 对大量的不同种类传感器数据进行
在我国南海海域,由于海况复杂,结构物受到各种恶劣的海洋环境的影响,严重的甚至危及海上作业、生产安全。在这多种海洋环境中,内孤立波由于其具有振幅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对海洋
本文结合作者参加的青岛远洋船员学院自动化机舱实验室监测系统的改造,对该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系统工作原理、CAT型微机检测系统、新建监控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网络控制层与网
随着空气污染的日趋严重,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成为了各国的研究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提出一种将传统单缸发动机(SCE)与直线开关磁阻电机(LSRM)结合的多功能
荧光光纤温度测量系统在工业生产和生物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具有网络功能的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所以开发一种可以通过Internet网络进行远程数据交换的分布式荧光光纤测温系统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研究了基于Internet的远程光纤测温传感系统的设计方法,并就该系统的理论基础、荧光光纤温度测量的实现方法、远程数据传输方法、硬件和软件设计等做了详细的讨论,另外还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