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辽盆地是位于我国东北部的一个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宾县凹陷位于盆地边缘的东南隆起区,近年的勘探实践表明,宾县凹陷具有一定的油气勘探前景。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密切,深入研究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地震、钻井、重磁及分析测试等资料的基础上,详细的研究了宾县凹陷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根据露头、钻井、重磁资料等研究表明,松辽盆地基底岩性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块,主要受深大断裂控制”的特点。盆地北部花岗岩和板岩、片岩等发育,南部板岩、中酸性火成岩及部分古老变质岩发育,主要受北东向、北西向断裂控制;断裂附近往往分布着串珠状火山岩,火山岩主要发育于火石岭组和营城组。宾县凹陷基底岩性分布主要由板岩、花岗岩、中酸性火成岩、糜棱岩组成。中酸性火成岩主要成零星状分布。研究区石炭-二叠系主要是一套浅变质岩,以板岩为主,最新的研究表明,石炭-二叠系含有较高的有机质丰度,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是重要的油气勘探远景目标层系。根据地震资料、重磁资料,解释出宾县凹陷内的4条大断裂,走向主要为北东向和北西向。断层活动指数及活动速率表明,营城组末构造运动强烈,活动速率大;嫩江组沉积末构造运动使地层发生褶皱,地层抬升遭受强烈剥蚀。在野外露头观察、钻井分层、古生物、火成岩年龄测试及地震资料等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宾县凹陷的地层进行了划分。从下到上依次发育白垩系火石岭组、沙河子组、营城组、登娄库组、泉头组、青山口组、嫩江组及第三系、第四系。根据构造演化剖面及定量分析,研究了宾县凹陷的构造演化特征。研究区主要经历了断陷-断坳转换-坳陷-萎缩褶皱四个演化阶段,构造演化对地层厚度及沉积相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盆地发育早期为断陷阶段,伸展作用强,伸展量大。登娄库组为断坳转化时期,伸展作用减弱,断裂活动速率也降低。泉头组—青山口组为坳陷发育阶段,沉积范围大,伸展作用弱,嫩江组后宾县凹陷进入萎缩褶皱阶段,发生抬升剥蚀作用,形成了现今的构造格局。宾县凹陷青山口组大部分烃源岩处于未成熟阶段,泉头组底部烃源岩进入成熟阶段,火石岭组烃源岩处于过成熟阶段。宾参1井构造热演化史分析结果表明营城组烃源岩在约110Ma左右进入生油窗,沙河子组烃源岩在100Ma左右进入凝析气、湿气阶段,主要生气阶段在100-60Ma。构造对油气成藏要素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构造演化控制烃源岩的分布、特征及热演化过程,控制储盖组合的型式,也控制了圈闭的类型及分布;断裂对油气运聚成藏也具有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