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临床无肌病型皮肌炎(Clinically amyopathic dermatomyositis,CADM)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一种风湿免疫病,属于特发性肌炎之中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的一种特殊亚型。CADM具有典型的皮肌炎的皮肤损害,伴有轻微或没有肌炎的临床表现,并且实验室检查如血清酶学、肌电图和肌肉活检有轻微或无异常。虽然CADM的发病率为2.08/100万人,但具有易合并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的特点,ILD的发生率为57%,其ILD病程及严重度也是多变的。然而,快速进展型间质性肺病(rapidly progressive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RPILD)并伴有急性呼吸衰竭却最多见于CADM。即使在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干预下,RPILD在1-3个月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导致患者死亡。这种情况特别多见于东亚人群(中国,日本),明显高于高加索人群。对这类病人随访的研究发现,CADM合并RPILD在确诊后的第一年,其生存曲线呈几乎直线下降,随后进入平台期。仁济风湿科的回顾研究亦发现,这类患者6月生存率仅为41%。回顾仁济医院2012-2014年住院患者死亡率为1.42%,其中CADM-ILD死亡率占总体死亡患者的26.7%。CADM合并RPILD治疗非常棘手,即便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疗效甚微,目前尚无针对这类患者可推荐的治疗方案。与其他结缔组织病相比,虽然cadm的发病率比较低,然而这类患者在诊断初期所面临的死亡风险更高,是一项巨大医学的挑战,因此需要投入更多关注。有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可能参与炎性肌病合并ild的发生,为明确中性粒细胞在cadm-ild的作用,本研究第一部分系统地回顾并分析了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转归,寻找并发现中性粒细胞与疾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关联。第二部分研究cadm-ild患者中性粒细胞活化分子的表达、t辅助细胞(thelpercell,th)是否与cadm-ild疾病活动存在关联,并研究它们在疾病中的作用。方法1)回顾2012-2014年,仁济医院风湿科诊断明确的cadm合并ild活动期患者。使用cox生存回归分析法分析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与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2)cadm合并ild患者和经典皮肌炎合并ild患者为对照组各18例,检测血清il8;中性粒细胞活化标志物的mrna表达水平;th细胞比例;比较两组间的差异。使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leastsquares,pls)模型分析各检测指标对疾病活动度的权重。结果cox单因素生存回归分析提示急性间质性肺炎(acuteinterstitialpneumonia,ai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neutrophillymphocyteratio,nlr),血清铁蛋白,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用量肺活量(forcedpercentualvitalcapacity,fvc%),一氧化碳弥散功能(carbon monoxide diffusing capacity,DLCO%)和胸部HRCT评分是与CADM-ILD患者生存相关的危险因素。COX多因素生存回归分析提示AIP、高NLR和高HRCT评分是CADM-ILD患者1年生存率密切相关的因素。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不能改善患者总体及急性ILD生存率。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改善患者总体生存率及AIP生存率。早期使用巴利昔单抗可能改善CADM-ILD活动期患者预后。CADM-ILD患者的血清IL-8水平、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11b、MCL1和IL18的mRNA表达水平和Th17细胞比例与DM-ILD相比明显升高;血清IL-8水平、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11b、MCL1和IL18的mRNA表达水平和Th17细胞比例在疾病缓解期明显下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11b的mRNA表达水平与胸部HRCT评分呈正性相关。PLS模型分析提示,中性粒细胞CD11b和IL18的mRNA表达水平及Th17细胞比例是与疾病活动度相关的前三位主要因子。结论AIP、高NLR和高胸部HRCT评分是CADM-ILD患者1年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的因素。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不能改善患者总体生存率及AIP生存率;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可改善患者总体生存率及AIP生存率;早期使用巴利昔单抗可能改善CADM-ILD活动期患者预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活化与Th17细胞比例在CADM的急性间质性肺炎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