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的地铁深基坑施工风险研究

来源 :绍兴文理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_hai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经济水平快速提高,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地铁作为公共交通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区别于一般工程,地铁工程建设往往面临施工环境差、技术难度大、不确定因素多等挑战,因此加强地铁深基坑施工风险管理尤为重要。本论文首先运用WBS-RBS分析法识别地铁深基坑工程施工风险因素,再结合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分析地铁深基坑施工整体风险和各分部分项风险等级,最后依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对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以杭州地铁某车站深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在总结以往地铁施工风险事故的基础上,采用工作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WBS)分解地铁深基坑的施工阶段,利用风险分解结构(Risk Breakdown Structure,RBS)分解不同性质的风险源。将两者重新组合形成初步风险识别清单,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筛选最有可能发生的风险,建立地铁深基坑施工风险指标体系。(2)根据风险对象之间的关联性和WBS-RBS风险识别结果,建立包含9类风险事件和27个风险因素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接着将不同层级的风险因素按照评判标度进行两两重要性比较,从而构造风险判断矩阵,确定风险层次总排序和风险指标影响权重集。(3)运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构建地铁深基坑施工风险评价模型:通过建立风险备择集对上述的27个风险因素进行模糊量化,借助专家经验和文献资料确定本工程风险函数隶属度,分别构造一级和二级模糊评价矩阵。在此基础上,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和既定风险等级划分标准来评判各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并针对高风险源制定科学合理的管控措施和监测手段,保障深基坑施工安全。研究结果表明:该车站深基坑整体较为安全但仍存在风险隐患,施工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Ⅲ级),需要随时关注风险监测数据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施工情况。而在施工过程中,周围环境破坏(Ⅰ级)和基坑坍塌滑移失稳(Ⅱ级)对本工程的影响最大,必须尽最大可能降低风险。该分析结果与实际工程现场出现的风险基本一致,充分验证了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在地铁深基坑施工风险评价中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对今后类似工程的风险管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露天矿山的开采,恶化了周边环境。使得地质灾害频频发生,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本文在研究了国内外大量有关生态护坡的文献基础上,总结了生态护坡的设计原则,提出了基于草本植被加筋作用下的刚体极限平衡法和木本植被锚固作用下的刚体极限平衡法。并以牛栏口石料矿山边坡治理工程为例,通过有限元软件模拟和刚体极限平衡法进行分析,研究植被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使用数值方法分析了在暴雨工况下,植被对边坡渗流场的
岩体由岩块和结构面共同组成。受到结构面的影响,岩体表现出非均质性、不连续性和各向异性等特征,同时由于构造应力和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目前亟待一个有效的理论对其强度和变形的做出合理的解释。本文以统计岩体力学理论为基础,结合颗粒流数值模拟试验对含多组随机分布裂隙的岩体强度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工程应用,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包括:(1)以断裂力学岩体的统计理论为基础,推导出裂隙岩体抗压的主应力形式,通过强度准
海洋资源对于全球经济发展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许多国家及地区凭着自身临海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快速发展。就近取材开采利用海砂,同时使用FRP复合材料替代钢材,不仅能够缓解目前河砂资源匮乏问题,还能从根本上解决钢材锈蚀的问题。相较于传统混凝土,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的密实性、力学性能与耐久性更为优异,为综合利用海砂和FRP材料提供了技术可行
径流雨水污染是一种常见的城市路面污染问题,其发生会造成城市水环境的破坏,同时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废弃物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环境负担。随着国家“海绵城市”及“无废城市”生态建设理念的提出,使有效控制径流污染并回收利用建筑废弃物成为可能。鉴于此,本文利用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设计改造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通过柱状试验和Hydrus-1D软件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在不同因素影响下的控污效能开展了以下
虽然核能作为一种高效的清洁能源在全球得到快速发展,但是背后铀矿的开采以及核废料处理所带来的放射性核素污染也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不仅会污染水体、土壤、大气,而且放射性物质的扩散也会给人类以及动植物带来潜在的伤害。因此,水环境中放射性核素污染的治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面对这一现状,开发新型的去除材料以及合适的去除技术便是我们当前急需的。其中,吸附技术由于操作简单,易于大范围使用等优点被广泛用于水环境中核
边坡稳定性问题一直是在岩土工程和基础建设中比较令人困扰的问题。而研究边坡的稳定性问题对于实际的边坡监测和防护有较大的实际作用,能给工程灾害监测与防护一些建设性数据和理论建议,更好地造福在山区生活的居民。但是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还尚不成熟,传统的静力学研究方法往往是模糊片面的,且部分工程软件采用的保守计算方法相比于行业规范得到的结果往往偏大。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采用工程软件和进化算法相结合的方法来尝试
大量基坑工程中,季节更替、雨水蒸发等将会引起基坑地下水位以上的土体处于非饱和状态。但是,在实际项目工程中,基坑的稳定性分析却仍以饱和土体抗剪强度指标进行设计和计算,这与实际工程有一定偏差。因此,很有必要研究考虑非饱和状态下土体的抗剪强度特性。绍兴地区土体整体上受河流相和海相沉积的影响,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其中粉质黏土作为浅表层土体,大部分经常处于非饱和状态。为了进一步探究饱和状态与非饱和状态下土体稳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生活垃圾(Municipal Solid Waste,简称MSW)急剧增加,很多城市的垃圾填埋场不堪重负,面临即将填满、垃圾无处堆填的困境。由于城市用地非常紧张,特别是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土地显得尤为珍贵,重新选址新的垃圾填埋场来消纳处理生活垃圾非常困难,在既有垃圾填埋场上进行扩建是解决垃圾填埋场容量不足的最经济和有效的手段之一。本文在老垃圾填埋场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得到剪切载荷与表面破坏之间的关系,以及剪切强度与节理边界粗糙度的“轮廓”之间的关系。因此,不连续面或节理对岩石结构的变形特性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岩石节理面剪切强度与破坏面积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第一部分是剪切试验的测量和描述。确定粗糙岩体节理抗剪强度的通用标准的选择是许多工程技术人员多年来探索的问题。已经提出了几种剪切模型来将剪切强度与可测量的节理参数联系起来,但必须认识到
随着土地的广泛使用,地面空间已经逐渐的饱和,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开始大力发展地下空间,城市地铁和轨道交通线也随之迎来了快速地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城市修建着地铁,盾构隧道工程复杂程度也越来越深,下穿工程不断涌现。在周围环境的制约下,如何保证隧道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及既有隧道的安全运营问题,成为轨道交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杭州市某盾构区间58°斜下穿既有隧道为工程背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