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通风方式—条缝型送风口形成的竖壁贴附射流通风模式的2DPIV实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NDZDYWND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流组织作为空调、通风系统的重要环节,受到了国内外研究学者和工程设计人员的重视,从上世纪初至今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对气流组织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气流组织的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以稀释原理为基础的传统混合通风和以浮力控制为动力的近代置换通风,其设计思想主要区别在于:混合通风是基于建筑空间的考虑,而置换通风是基于人体健康和能源效率的考虑。相对于以稀释原理的混合通风,置换通风作为一种空气品质高、热舒适性好、耗能少的送风方式,在工业、民用和公共建筑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置换通风采用底部侧送风方式无疑是最佳的气流组织方案,然而,鉴于一般办公室中办公设备摆放的实际情况,在许多情况下,底部侧送风受到限制、难以实现。李安桂、赵鸿佐教授在对这两种通风模式机理对比分析后,一个新颖的想法浮出水面:能否进一步发挥竖壁(侧壁)送风射流的贴附效应,通过合理的控制射流物理参数、延长其射程,将新鲜空气最大限度地送到工作区,并沿地面扩展开来,产生“空气湖”现象,从而形成类似于置换通风的气流组织?本文在此思路指导下,应用2DPIV在下列实验工况下对条缝型送风口形成的竖壁贴附射流通风模式气流流场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得到了下述成果:1、采用等温工况送风,环境温度t为24℃,送风口宽度b为10mm,侧壁相对粗糙度k/b为0,送风口距侧壁的相对水平距离s/b范围为5~15,送风射流速度U0范围为0.3m/s~1.5m/s,研究了送风射流速度的变化对条缝型送风口形成的竖壁贴附射流通风模式气流流场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当送风口距侧壁的相对水平距离s/b相同(s/b的值分别为5、8、10,b=10mm),送风速度U0变化时,送风射流明显向侧壁方向弯曲形成贴附效应,并沿着侧壁向下流动,直至和侧壁分离后呈水平流动;且能明显观察到模型左上角所形成的漩涡(s/b为8和10时较显著),漩涡中心位置也随着送风速度的增大向上移动,表明送风速度越大,射流对周围气流的卷吸能力也越强;随着射流送风速度U0的增加,射流开始贴附位置y1距模型底部越远,射流脱落位置y2离模型底部越近,形成的贴附距离越长,越易将空气下送到地面。当送风口距侧壁的相对水平距离s/b一定,送风射流速度U0变化时,射流轴线速度Um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即随着距离送风口的距离y3增大,射流轴线速度Um均先逐渐减小,到达最低点又稍微增大,出现速度转折点;经分析速度最低点位置,射流刚开始与侧壁形成贴附(即贴附点y1);当送风口距侧壁的相对水平距离s/b相同时,送风射流速度U0越大,贴附点y1距模型底部越高,越易形成贴附;反之,射流送风速度U0越小,越难形成贴附,表明采用竖壁贴附射流通风时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较大的送风速度;当射流与侧壁形成贴附后,曲线变化趋于平稳,轴线速度衰减明显降低,进一步表明采用竖壁贴附射流通风可以减小送风速度的衰减,有利于送风。当送风速度U0为0.30m/s、送风口距侧壁相对水平距离s/b=14(b=10mm)时,由于贴附效应,射流明显向侧壁方向弯曲;送风口距侧壁相对水平距离s/b=15时弯曲现象已不存在,贴附效应完全消失,射流流型已完全转变为传统的混合通风,而送风速度U0分别为0.5m/s、1.0m/s、1.5m/s时亦有相同的现象;据此表明,侧壁粗糙度相同时,射流送风速度的改变对极限贴附距离影响并不明显,其相对极限贴附距离为s/b=14。2、采用等温工况送风,环境温度t为24℃,送风口宽度b为10mm,送风口距侧壁的相对水平距离s/b为8,送风射流速度U0范围为0.3m/s~1.5m/s,侧壁相对粗糙度k/b范围为0~0.2,研究了侧壁粗糙度的变化对条缝型送风口形成的竖壁贴附射流通风模式气流流场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当送风射流速度U0一定(U0分别为0.5m/s、1.0m/s、1.5m/s),送风口距侧壁的相对水平距离s/b相同,侧壁粗糙度变化时,竖壁贴附射流主体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即射流均向侧壁方向弯曲形成贴附效应,并沿着侧壁向下流动,直至和侧壁分离后呈水平流动;且能明显观察到模型左上角所形成的漩涡,漩涡中心位置受侧壁粗糙度变化的影响不大,但受射流送风速度的影响较明显。随着侧壁粗糙度的增加,射流脱落位置y2距模型底部越近,形成的贴附距离越长,越易将空气下送至模型底部,贴附效应亦越强,且射流送风速度越小效果越明显。当送风口距侧壁的相对水平距离s/b一定、送风速度U0相同,侧壁粗糙度变化时,射流轴线速度Um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即均先逐渐减小,到达最低点后又稍微增大,出现速度转折点;经分析速度最低点位置处,射流刚开始与侧壁形成贴附(即贴附点y1);侧壁粗糙度变化时,贴附点y1变化不太明显,当射流与侧壁形成贴附之后,曲线变化趋于平稳,轴线速度衰减明显降低,表明采用竖壁贴附射流通风可以减小送风速度的衰减,有利于送风。当侧壁相对粗糙度k/b为0.05、送风口距侧壁的相对水平距离s/b=14时,由于贴附效应,射流明显向侧壁方向弯曲;送风口距侧壁的相对水平距离s/b=15时弯曲现象已不存在,贴附效应完全消失,射流流型完全转变为传统的混合通风;而侧壁相对粗糙度k/b分别为0.00、0.10和0.20时亦有相同的现象;据此表明,送风速度相同时,侧壁粗糙度的改变对极限贴附距离影响亦不明显,其相对极限贴附距离为s/b=14。3、采用等温工况送风,环境温度t为24℃,送风口宽度b为10mm,送风射流速度U0为0.5m/s,侧壁相对粗糙度k/b范围为0~0.2,送风口距侧壁的相对水平距离s/b范围为5~15,研究了送风口距侧壁的水平距离变化对条缝型送风口形成的竖壁贴附射流通风模式气流流场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当侧壁相对粗糙度k/b相同、射流送风速度U0一定时,随着送风口距侧壁的相对水平距离的增加,竖壁贴附射流主体离侧壁越远,形成的贴附效应逐渐减弱;而模型左上角所形成的漩涡也从无到有逐渐明显,送风射流与模型内空气的掺混也逐渐加剧。当送风口距侧壁的相对水平距离s/b变化时,射流轴线速度Um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即随着送风口距侧壁相对水平距离的增大,射流轴线速度Um均先逐渐减小,到达最低点又稍微增大,出现速度转折点;经分析速度最低点位置,射流刚开始与侧壁形成贴附(即贴附点y1);送风口距侧壁的相对水平距离越近,贴附点y1距模型底部越高,越易形成贴附;反之,送风口距侧壁的相对水平距离越远,越难形成贴附;当射流与侧壁形成贴附后,曲线变化趋于平稳,轴线速度衰减明显降低,表明采用竖壁贴附射流通风可以减小送风速度的衰减,有利于送风;同一高度处当射流与侧壁形成贴附后,送风口距侧壁水平距离越近,射流轴线速度越大,表明采用竖壁贴附射流通风时应尽量减小送风口距侧壁的水平距离。
其他文献
遗产保护已经成为当前世界范围广泛关注的问题,工业遗产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因其特殊的价值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复兴旨在强调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性
售楼处(亦称售楼接待中心)是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建筑类型。住区售楼处是体现发展商实力、展示未来美好的社区生活、举行集会活动、接待参观的客户、宣传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延续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1例,2组均给予术后延续性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穴位按摩.
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的,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因此节能环保已经成为全球的热点问题,倍受人们的关注。模糊控制基础理论及设计方法虽不断取得突破,但模糊控制仍存在一些亟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围绕以城市为中心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水环境防治、城市防洪排涝等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我国的城市雨水利用研究处于初期阶段,城市雨
2007年3月1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将海南省海口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海口继泰安之后,成为了我国第105座历史文化名城。海口市骑楼历史街区作为海口市内的两大历史街区之一,
公路建设一直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构成要素,在当前国内公路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的时代,山区高速公路桥隧连接工程,也就成为了重中之重。之所以要将山区高速公路桥隧连接工程
本文介绍了涂装前处理技术现状,详细阐述了金属脱脂与磷化的技术概况与研究重点,针对阴极电泳涂装对磷化液的特殊要求改进了锌镍锰三元系磷化液.
高校教师人才流动机制构建可有效缓解教师队伍的不稳定现状,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通过审视高校人才流动机制现状,可有效反思高校管理体制弊端对教育
目的分析在胸痛患者的急诊抢救过程中通过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患者在急诊抢救过程中配合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患者在急诊抢救过程中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