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化多功能射频滤波电路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tle0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滤波电路是微波毫米波无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典的射频前端构架中,滤波器通常与其他电路级联,存在体积大、损耗高和级间失配等问题。为此,国内外学者报道了多器件融合的多功能电路。然而大多数为基于低Q值的平面PCB工艺设计的微波频段电路,其设计理论与方法难以满足低损耗应用场景以及B5G/6G毫米波通信的需求。为此,本文开展了小型化多功能射频滤波电路研究,包括无源和有源电路设计。在无源电路方面,提出了基于谐振器复用的单路和双路多功能滤波电路设计方法,实现了基于基片集成波导(SIW)和介质谐振器的多功能滤波功率分配/合成电路;在有源电路方面,提出了基于阻抗调控的多功能滤波电路设计方法,实现了基于同轴谐振器的微波多功能滤波开关电路和基于CMOS的毫米波滤波接收芯片。具体成果如下:1.提出了基于谐振器复用的功率分配/合成滤波电路设计方法,减小体积和损耗。通过复用双模SIW谐振器,利用SIW正交简并模式的电磁场特性,构造环形耦合器电路拓扑,实现滤波器与环形耦合器的功能融合,实现了小型化。基于多模介质谐振器,提出单腔结构的滤波功分器设计方法,通过耦合矩阵分析调控阻抗,实现了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任意功分比的小型化平衡式滤波功分器。相关成果发表在微波领域Top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以及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I:Express Briefs上。2.提出了基于谐振器复用的单体双路多功能滤波电路设计方法,实现两个多功能电路的小型化和高集成。利用SIW模式的正交特性,两个平衡式滤波电路或滤波巴伦通过共用谐振器的方法实现集成,减小体积。通过两个滤波通道复用单个四模介质谐振器,并采用混合同轴谐振器和单模介质谐振器来融合功分器和巴伦功能,实现了高集成的单体双路平衡式滤波功分器。相关成果发表在工业电子领域Top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上。3.提出了基于阻抗调控的多功能滤波开关电路设计方法,减小体积并降低整体损耗。通过在同轴滤波器结构中加载开关控制电路,构建基于阻抗调控的滤波开关,实现窄带低损耗和大于60 dB的关状态隔离。并提出了在滤波开关和滤波功分器间功能可重构的新型拓扑,无需额外匹配网络实现两种功能切换下的阻抗匹配,降低电路复杂度和损耗,提高电路集成度。相关成果发表在微波领域Top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上以及获得ICMMT 2019国际会议论文奖1项。4.提出了基于阻抗调控的毫米波滤波接收芯片设计方法,实现毫米波接收链路的镜像频率以及卫星通信、雷达等其他应用频段的干扰抑制。提出了一种紧凑的磁电混合耦合电路设计方法,实现阻抗匹配功能的同时可以在带外产生传输零点。由此设计了基于28 nm bulk CMOS工艺的小型化滤波低噪放和滤波开关。提出的滤波低噪放工作在24-35 GHz,测试的噪声系数为2.4-3.6 d B,最大增益为22 d B,在18 GHz以下实现了高于25 d Bc的带外抑制,核心电路面积仅为0.40×0.33 mm~2。提出的毫米波CMOS滤波开关,在16GHz以下实现了优于12.9 d B的带外抑制,核心电路尺寸仅为156×162μm~2。本文提出了高Q值多功能微波滤波电路设计理论与方法,在小型化高集成方面具有优势;也提出了毫米波多功能滤波电路设计理论与方法,适应了新一代无线通信对高性能毫米波集成电路的需求,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其他文献
CrCoNi系高熵合金具有优异的物理及力学性能,组织性能可调范围广以及制备工艺完善等特点,作为一种具有潜力的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国防和高速制造工业等领域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目前针对CrCoNi系高熵合金的变形及损伤的研究主要停留在中低应变率,为了理解及预测CrCoNi系高熵合金在上述工况下的服役行为,需要对其在动高压,高应变率加载下的变形及损伤机理进行更加科学全面的研究。本研究基于轻气炮及动
学位
进入21世纪以来,汽车的定义已经慢慢从单纯的“驾驶工具”或“出行工具”向人们日常生活的“第三空间”演变。特别是新能源和无人驾驶等先进技术的融入,人们对汽车座舱内的语音通信或语言交流效果提出了更高要求,语言清晰度也成为评价汽车声学设计的重要指标。汽车座舱内的语言清晰度,除了受其内部和环境噪声的影响,还与座舱的声场特性密切相关,涉及建筑声学、汽车声学和环境噪声等多个领域或方向,受到各领域研究者的共同关
学位
热塑性聚合物具有在特征温度(玻璃化转变温度或者熔点)以下物理、机械性能良好的特点,且加工工艺简单、制备成本低,是一种典型的轻质高性能工程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车辆工程和国防军工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一些极端环境下服役时,热塑性聚合物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冲击载荷作用,此时如果结构材料发生意外破坏则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为此,研究动态加载下热塑性聚合物材料的冲击响应和损伤机理,对实际应用中材料的结构设
学位
柔性电子产品致力于融入日常生活,并推动开发革命性应用,例如人造皮肤、智能纺织品和皮肤显示屏等,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因其大面积均匀性良好、加工温度低、光学透明度优异、电学特性良好和柔韧性高等优势被认为是柔性电子器件开发的候选技术。然而,目前金属氧化物TFT普遍存在电学稳定性和环境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多功能的自组装分子层(Self-assembled
学位
可穿戴天线作为可穿戴设备与其他无线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桥梁,是无线体域网中至关重要的部件之一。由于可穿戴天线工作在人体附近,在天线设计的初始阶段就得考虑天线的穿戴舒适性、辐射安全以及由于人体运动带来的极化失配等问题。而柔性、宽频和圆极化特性能使可穿戴天线在复杂电磁环境中保持良好的鲁棒性。此外,多频多模式天线能使可穿戴设备集成多种功能。因此,本论文主要从可穿戴天线实现柔性、圆极化、宽频、多频以及多模式
学位
高速增长的经济促使我国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海洋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及风能等。在获取这些海洋能源过程中,需在海上建立海洋平台基础以支撑上部结构。由于施工环境等情况不同,传统的陆地基础(如单桩基础和重力基础等)将变得不切实际和不经济。吸力式沉箱基础是正在开发的一种新型海洋平台基础,其具有抗风浪能力强、承载力高、施工简便和施工周期短等特点,因而被广泛的应用于海洋工程砂土地基中。准确
学位
电子二极管是获得带电粒子束、γ射线、X射线、高功率微波以及直接热电转换等的关键部件,其阴极发射的电子束会产生很强的空间电荷效应。该效应起源于空间电荷的积累,当积累到一定程度,这些空间电荷产生的电场会抑制阴极发射电子,导致输出电流下降。对于一些低压强流二极管,如热离子能量转换器,可通过引入离子来缓解空间电荷效应的影响。针对二极管中离子的引入,本文围绕电荷初始速度、边缘效应、柱形结构、磁场和时变电流对
学位
在过去几十年里,腔体滤波器和多工器在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原因是腔体结构具有低插入损耗,高无载Q值和较高的功率容量等优点。目前移动通信的部署已经成熟,则安装新一代网络时(如5G),需要兼容已安装的网络(如3G、4G)。基于此需求,小型化多频滤波器以及可调滤波器可以有效的管理硬件资源,满足多制式要求,实现最优的网络容量。本论文旨在针对目前兼容各种通信资源这一研究热点,研究
学位
氮化镓(GaN)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典型代表,由于其具有宽带隙、高电子漂移速度、高击穿场强等突出优点,GaN基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已经成为高频、高效以及高压的电子器件的关键选择之一。然而当前GaN基HEMT的研究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其击穿电压还未达到GaN材料的理论水平,器件仍存在欧姆接触和栅极肖特基接触的不稳定性问题;另一方面,从安全性与成本上考虑,有必要实现常闭型器件
学位
智能反射面技术能够以极低的硬件成本和功率消耗显著提升无线通信网络的能量效率、频谱效率和覆盖范围,是未来无线通信网络中具有强竞争力的革命性技术之一,是6G通信的备选技术之一。超低时延是5G/6G通信的关键性能指标之一,工业物联网和车联网存在着大量的延迟敏感应用。然而,已有研究大多只关注智能反射面的应用对无线网络功率效率、频谱效率和覆盖范围等性能指标的提升,忽略其引发的端到端通信延迟问题。因此,本文针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