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5Mn1.5O4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7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离子电池主要由电解液、隔膜、负极和正极材料组成。其中正极是影响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决定性因素。因为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充电过程中,不仅要提供在正负极嵌锂化合物间往返嵌/脱所需要的锂,而且还负担负极材料表面形成固体电解质界面膜所需的锂。但在目前研究开发的正极材料中,尖晶石型LiMn2O4是研究的热点,但因其容易发生姜泰勒效应,导致结构发生变化。所以,镍掺杂所形成的 LiNi0.5Mn1.5O4能够使其结构稳定,并且由于镍离子的原因,其电压平台升高,比容量提高。  但由于采用传统的方法合成的 LiNi0.5Mn1.5O4其形貌不规则,且存在大量的杂质。本文通过分析 LiNi0.5Mn1.5O4的合成及形貌对其性能的影响,对传统的方法进行改进,通过不同的溶剂,并且通过调节混合溶剂的比例,温度,用不同的氧化方法对其前驱体进行氧化,用溶胶-凝胶法分别得到球状、片状及层状的LiNi0.5Mn1.5O4。分别对所得材料整体进行物相表征。通过髙分辨率电镜对材料的形态进行检测。最后对这些材料的电学性能也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形貌的LiNi0.5Mn1.5O4其性能有着很大的差异。其中,相同温度(800℃)下所得的球形LiNi0.5Mn1.5O4其比容量(110 mAh g-1)较片状的比容量(90 mAh g-1)高,高温下所得的 LiNi0.5Mn1.5O4其结晶度较低温下所得的 LiNi0.5Mn1.5O4结晶度高。并且通过整体比较可知,层状 LiNi0.5Mn1.5O4性能良好,因为这种结构比较稳定,并且由于其呈纳米且具有空隙的结构,所以在循环过程中与电解液有良好的接触,并且其本身为三维的尖晶石结构,使得其性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其中它的放电比容量在首次循环时为130 mAh g-1,并且其在循环的过程中放电比容量衰减程度很小,当它在100个循环时,放电比容量在120 mAh g-1左右(是初次循环比容量的92.3%),所以比容量在循环的过程中基本没有发生衰减。  本文最后运用新电解质锂盐与正极材料进行匹配,发现新型电解质锂盐的加入,不仅使其在循环过程中能够提高稳定性,而且比容量也有了提高,因为新型电解质锂盐能够在正极表面形成稳定的钝化膜,并且由于硫元素的存在,这种钝化膜能够提高锂离子的导电率,使其阻抗减小,倍率性能有所提高。
其他文献
本项目探讨了转录辅激活因子AIB1在胆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通过检测AIB1在胆管癌临床样品及胆管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发现AIB1在50%的胆管癌癌变组织及细胞株
本论文主要利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几种低维碳材料掺杂类金刚石复合薄膜,并对复合薄膜的性能做了初步的研究,其主要内容包括:  1)利用Hummers改进法制备氧化石墨(GO),经过水合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