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爪形聚酰胺的合成及对高氯酸铵包覆后的流变性能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uk3do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线性聚酰胺是一类常用的环氧树脂固化剂,但因其分子间的排列较为紧密,在固化过程中,易导致体系的流变性变差,固化速度加快,进而不利于提高固化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力学强度。本文通过对该类固化剂的分子结构进行支化改造,并在其各支链末端引入爪基--氨基,形成“支爪形”聚酰胺。致使该化合物具有如下特点:(1)分子结构支爪化,可显著降低分子间的紧密排列,改善固化体系的流变性;(2)分子结构支爪化,可导致爪基之间的位阻效应显著提高,致使交联反应的速率降低,有利于材料浇注;(3)多个爪基在固化时,有利于提高交联密度,从而改善材料力学性能。本文主要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通过丙烯腈与乙二胺经亲核加成反应,合成出一种有机多腈N,N,N’,N’-四(2-氰基乙基)乙二胺,该中间体再通过催化加氢反应合成出化合物N,N,N’,N’-四(3-氨基丙基)乙二胺,然后与精二聚酸进行缩聚反应,制得新型化合物--支爪形聚酰胺。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总酸与总胺的摩尔比等因素对缩聚反应的影响以及对产物的胺值、酸值、碘值、皂化值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控制在2h,反应温度控制在190℃,酸胺摩尔比控制为1:1.5。在此条件下得到的产物的胺值为308、酸值为4、碘值为368、皂化值为139、分子量为709。将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一系列的表征,经红外、核磁、质谱、热分析等表征手段确证其结构;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即为支爪形聚酰胺。以聚乙烯亚胺和1-溴代十八烷为原料,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再通过加入等摩尔的NaOH甲醇溶液,经过洗涤和干燥,成功合成了一种具有梳形结构的两亲性化合物,并经傅立叶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1H NMR)、热分析(TGA)等表征手段确证其结构,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即为梳状聚乙烯亚胺助剂。由于此化合物在亲水亲油两方面的协同作用,可以使无机固体粉末在有机粘性溶剂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从而减少溶剂的用量,显著改善体系的流变性能,降低体系的粘度,增强体系挥干固体或交联固体的最终强度。高氯酸铵粉体被不同配比的支爪形聚酰胺与梳状分子包覆时所呈现的流变性能进行研究。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图谱(SEM),确证了高氯酸铵成功被支爪形聚酰胺与梳状分子所包覆。通过对比不同配比的实验对照品的四种不同类型的流变学曲线可知,添加1.5:1的支爪形聚酰胺能够有效改善体系的流变性,且梳状分子助剂的加入起到辅助改善体系流变性的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在精神科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精神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2组患者均接受相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包括制定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当前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改变地理教学和学习方式,重视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本文就档案信息资源公共服务能力的概念以及公共服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如何进一步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公共服务能力,最大限度地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
VoLTE(Voice over 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语音)是一种基于 LTE 网络的数据传输技术,通过接入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实现了语音和数据在同
为了寻找高活性的符合21世纪农药发展要求的新型烟碱类杀虫剂先导化合物,本文对已商品化的烯啶虫胺进行了修饰。在微波辐射的辅助下,利用光学活性氨基酸甲酯、取代的芳甲酰肼
随着人们对注射制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各种新型注射成型技术不断发展,精密注射成型技术便是其中一种。目前中国在精密注射成型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本课题
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是影响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两大因素。本文以高新技术企业四个成长阶段为标准,分析每一阶段中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主辅作用及互动影响,并用
十四世达赖喇嘛主张"大西藏"疆域,宣示青海、四川、云南与西藏自治区内藏族分布区域,皆纳入其历史领土范畴。本文从三方面逐一讨论其陈述是否为真。首先,藏人治史,首重教法史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经在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为人们的生活、生产以及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对新闻媒体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新媒体发展背景下,对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