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理论和实证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962980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产权涉及法律、贸易、科技等各个方面,对一国经济的影响非常大。进入21世纪后,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在知识上领先的国家才能成为新世纪的主宰。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正是为发明创造者保驾护航,促进科技进步及增加知识资产供给的有力保障,必然会成为影响21世纪各国经济实力比拼的一个关键因素。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的规模和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包含知识产权的出口增长已经超过了世界出口总量的增长,知识产权和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一起,构成了WTO的三大支柱。因此,认真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及其与一国经济发展的关系意义极其重大。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知识产权保护做过一些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一是偏重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具体法律规定研究,对于知识产权保护和经济发展关系方面很少涉及;二是大部分学者只注重于定性研究,进行的定量研究很少,而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和国际贸易关系的定量研究更少。本文力图在这一方面做出一点贡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深入分析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本文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知识产权的范围和特征及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情况并从经济理论的角度对知识产权保护进行阐述;第二部分分析了知识产权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并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阐述了知识产权保护和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利用计量模型,对于知识产权和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四部分分析了我国目前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自1998 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以来,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一级市场的规模迅速扩大。1998 年末,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余额仅为426亿元,2002 年末,这一余额达到8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