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能否顺利解决,不仅关系到城镇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新型城镇化目标的实现及整个社会的和谐。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可以借助城市社区这一社会化组织载体。 本文以社会支持理论为视角,立足于东莞市长安镇M社区研究M社区对农民工市民化的支持,发现社区在支持农民工市民化中的不足,并就加大农民工市民化社区支持提出可行性对策。 具体而言,本文先从理论层面剖析了社区支持农民工市民化的可行性、必要性和重要性。再从现象学层面描述东莞M社区的农民工市民化实践,即根据学者对社会支持内容的划分,结合M社区的实际支持情况,发现M社区主要为农民工提供物质支持、服务支持和情感支持。参考已有研究成果,结合实地的调查,认为社区对农民工的支持并未形成体系,在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参与和社区保障四大方面对农民工的支持均有不足。在成因分析上,从社区支持主体、社区支持介体和社区支持客体三方面介入,系统地探讨农民工市民化中社区支持缺乏的重要原因。结合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加大农民工市民化社区支持的对策:社区应从管理、服务、参与、就业培训和教育五大方面为农民工提供市民化支持;同时,政府、企事业单位、第三部门等外界力量也要给予相应配合,以保证农民工市民化社区支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