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巨大挑战。规模庞大的老龄化人口,不断增长的人均寿命给社会保障带来了巨大冲击:一方面,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加深导致政府对养老支出的投入加大,单纯依靠养老保险制度来满足现阶段的养老金支付是有困难的,财政支出负担加重。另一方面,人均寿命不断增加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医疗服务,医疗支出负担加重。显然,中老年群体的健康水平不仅关系到中老年个体的生活质量,还关乎财政能否承担起社会养老的负担,关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安定。我国国情表明我国的国力尚不足以仅依靠社会保障体制支撑养老保障,家庭仍然是养老保障的重要补充支撑,那么,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家庭因素有哪些?本文将重点关注家庭结构对中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提出相应对策以保障和提高中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家庭结构、健康概念进行界定,并从婚姻状况、居住安排、子女个数三方面分析家庭结构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作用机制。其次,本文从宏观角度分析了我国家庭结构与健康的变化趋势,同时从微观角度分析样本受访者家庭结构与健康的现状。接着,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数据,在控制其他相关变量后,实证检验了家庭结构对中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并分性别、分城乡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全样本分析显示子女个数对中老年人健康有负向显著影响,与子女同住对中老年人健康有正向显著影响,已婚对中老年人健康的影响不显著。(2)分性别回归分析显示已婚对男性中老年人健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女性的影响则不显著;子女个数对女性中老年人有负向显著影响,对男性的影响不显著;与子女同住对男性中老年人有正向显著影响,对女性的影响不显著。(3)分城乡回归结果显示已婚对农村城镇的中老年人的影响均不显著;子女个数对城镇的中老年人有显著负向影响,对农村中老年人的影响不显著;与子女同住对城镇的中老年人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农村老年人的影响不显著。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