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痫前期外周血及胎盘组织中HNP3、PAPPA2的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ong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筛选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妊娠孕妇血清中的差异蛋白,对相关差异蛋白进行检测并初步探讨其在子痫前期发病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筛选出能够早期预测子痫前期的潜在血清生物标志物。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产科住院治疗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30例,设为病例组;同期收集30例正常妊娠,因社会因素、产道异常、胎位不正等原因行择期剖宫产的孕妇,设为对照组。釆血分离血清提取总蛋白,经iTRAQ标记后,用质谱仪进行鉴定,获得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差异蛋白的研究采用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差异蛋白功能分析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同期收集另外3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重度组;30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轻度组;30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正常组。采血分离血清、收集胎盘组织。选取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蛋白:中性粒细胞防御素3(HNP3)、冠毛素2(PAPPA2),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其在三组研究对象外周血及胎盘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共筛选出血清差异蛋白234个,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表达丰度相差1.6倍以上或0.625倍以下且经t检验确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蛋白点共25个,其中表达上调的蛋白点有16个,另9个蛋白点表达下调;(2)重度组及轻度组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HNP3水平分别为(144.0±22.35)ng/m L、(98.9±11.70)ng/m L均高于正常组(83.8±11.71)ng/m L(P<0.0001、P=0.04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重度组高于轻度组(P=0.0074,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重度组及轻度组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HNP3m 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856±0.077)、(1.978±0.156)均高于正常组(1.001±0.219)(P=0.001、P=0.03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组与轻度组相比(P=0.015,P<0.05),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4)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HNP3水平与胎盘组织中HNP3m RNA相对表达量无相关性,两者相关系数r=0.554,P=0.626,P>0.05,无统计学意义;(5)重度组及轻度组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PAPPA2水平分别为(549.1±36.68)pg/m L、(166.1±16.41)pg/m L均高于正常组(138.1±9.05)pg/m L(P<0.0001、P=0.01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重度组高于轻度组(P=0.001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重度组及轻度组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PAPPA2m 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3.136±0.230)、(4.523±0.282)均高于正常组(1.000±0.169)(P<0.0001、P=0.01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重度组与轻度组(P=0.001,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PAPPA2水平与胎盘组织中PAPPA2m RNA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两者相关系数r=0.944,P=0.005,P<0.05,相关有统计学意义;(8)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HNP3与PAPPA2水平呈正相关,两者相关系数r=0.852,P<0.0001,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iTRAQ联合LC-MS/MS技术为子痫前期早期血清标志物的筛选与鉴定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2)中性粒细胞防御素3(HNP3)和冠毛素2(PAPPA2)可能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3)中性粒细胞防御素3(HNP3)和冠毛素2(PAPPA2)在子痫前期的发病过程中可能存在相互作用;(4)冠毛素2(PAPPA2)有可能成为早期预测子痫前期的潜在血清生物标志物。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诱导c型凝集素(Macrophage inducible C-type lectin,Mincle)在真菌性角膜炎中对中性粒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随机将健康的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和烟
本文介绍了某型飞机的刹车系统。该刹车系统经历了两种构架,两种构架均由正常和备份系统组成,不同之处在于备份系统的实现方式:一种为液压传动控制,一种为电控。通过对比分析
目的:通过与传统箱式模型的对照实验,建立一种通过人用麻醉杌有效控制P14幼年大鼠呼吸,同时向大鼠输出恒定浓度挥发性麻醉药进行吸入维持的麻醉机控制通气模型。   方法: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