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在新马合并与分离进程中的作用研究(1959-1965)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496712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新加坡与马来亚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地理等方面来看,都是一个“天然的整体”。二战后,英国在自身实力下降以及全世界去殖民化浪潮的压力下,无力维持马来亚地区的殖民统治,提出了马来亚联邦计划:将槟榔屿、马六甲和马来亚九个土邦合并为马来亚联邦,而将与之利益联系更为密切的新加坡从海峡殖民地划分出来,由英国直接统治。由此,新马两地开始为合并努力奋斗。不幸的是,早期合并努力在种种原因的影响下,都以失败而告终。1959年,李光耀领导的人民行动党赢得新加坡大选,揭开了新加坡历史上崭新的一页。李光耀执政伊始,就面临岛内经济下滑、民众失业、党内温和派执政地位不稳以及未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等问题。而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方式就是新马合并。为此,李光耀开始加速推进合并进程。为实现合并,一方面李光耀利用高超的政治技巧和手段与反对派在岛内展开激烈的政治斗争,取得了全民公投和1963年新加坡大选的胜利,不仅统一了岛内合并的思想,也确立和巩固了自己在党内的核心地位和人民行动党在岛内的执政地位。另一方面,李光耀通过在新加坡开展“马来化运动”来降低马来亚对新加坡华人的恐惧,以及利用新加坡岛内严峻的政治形势不断“威逼”马来亚同意新马合并。而在合并进程未达预期的情况下,李光耀及时调整策略,极力说服英国通过提出马来西亚计划来“利诱”马来亚,最终在李光耀的“威逼利诱”下,新马合并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最后,在新马合并谈判期间,李光耀一边通过英国不断向马来亚施压,一边继续渲染新加坡左翼势力的威胁,以此来提高新加坡的谈判地位,最终为新加坡争取到了较为有利的合并协议,并成功将新加坡带入马来西亚联邦。然而,李光耀尽管一直是新马合并最有力的倡导者,但他从未真正给马来西亚一个“存活”的机会。马来西亚联邦成立初期,李光耀为与巫统展开合作,能够较为冷静的制定新加坡对联邦政府的政策,新马关系也处于平静期。但当李光耀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决定参与1964年联邦选举,不仅导致新马关系正式走向破裂,也引来马来亚巫统对新加坡的疯狂报复——新加坡两次种族冲突。随后,陈修信为“惩罚”李光耀在联邦选举中企图取代马华公会的举动,提出了新的预算计划以加强对新加坡财政的控制,结果引发双方领导人之间激烈的争吵,也促使李光耀将新加坡对联邦政府的政策由寻求合作调整为正面竞争。因而,李光耀随后发动了一系列具有挑衅性的行动:筹建反对党联盟——马来西亚团结大会、访问新澳寻求支持以及发起五月论战,旨在逼迫拉赫曼彻底解决新加坡在联邦内的地位安排。而在这一过程中,新马之间政治、经济和种族矛盾全面爆发,新马关系已经走到穷途末路,分离成为解决新马冲突的唯一选择。总之,笔者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李光耀是新马合并的贡献者,也是新马分离的引发者。在新马合并过程中,李光耀将一位优秀政治家具有的聪慧、冷静、执着、灵活以及果敢等品质发挥到了极致,不仅确立了人民行动党在新加坡政坛一党独大的地位,还通过合并使新加坡成功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然而,新马合并后,李光耀在其政治认知的基础上,制定了新加坡对联邦政府的政策,并在执行过程中受其个性的影响,采取了咄咄逼人以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斗争策略,在马来西亚产生了严重的“水土不服”,激化了原已存在的新马矛盾,极大地破坏了他与中央领导人之间的关系。甚至在新马分离的最后时刻,李光耀本人成为了新马矛盾的焦点,且双方领导人都没有解决矛盾的实质性意愿,而矛盾的继续则预示着悲剧的到来——新马分离。
其他文献
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每年造成全球2,000万人感染,其中300万为急性肝炎并导致56,600人因感染戊肝病毒而死亡。戊型肝炎病毒是一种无包膜、单链、正义的RNA病毒,分属于肝炎病毒科戊肝病毒属,基因组约为7.2 kb,含有三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其中ORF2负
学位
英帝国在第二帝国时期将印度作为其经略中心,不仅结束了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长期统治,而且改变了第一帝国时期重商主义要求的直接经济掠夺,力图将印度变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所要求的广阔市场、原料产地和资本输出场所。印度铁路的修建在这一背景下被提出。1858年镇压印度民族大起义后,为实现维护国内稳定和加强印度军事防御的目标,铁路修建速度大大加快。同时,铁路的修建也被视作“道德与物质进步”项目,是英国在殖民地的人
学位
研究背景:外泌体是一种细胞分泌的纳米级别的膜性囊泡,直径大小为30-200nm,含有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脂质、核酸。外泌体在免疫调节、生殖发育、神经元通讯、控制衰老、细胞增殖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血浆作为临床研究中最容易获得的生物样本,其外泌体的蛋白组学、转录组学等的变化能反映机体生理病理的情况,但其提取方法尚未有统一标准。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提取方法学(超速离心法、过滤加超速离心法、膜亲
学位
为准确描述材料的高温流变行为,本文通过利用单向压缩试验对Zr-Sn-Nb-Fe合金在温度为650~800℃、应变速率为0.01~1 s-1时的热变形行为进行研究,建立了Zr-Sn-Nb-Fe合金应变补偿型Arrhenius本构模型,并评估了该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Zr-Sn-Nb-Fe合金是一种对温度和应变速率较敏感的材料,其流变曲线呈现为动态再结晶型,流动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
期刊
有机磷阻燃剂(Organophosphorus flame retardants,OPFRs)是一类重要的磷系阻燃剂,在家装、建材等多个领域被广泛地应用于产品生产。作为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在市场上的重要替代品,有机磷阻燃剂以其较低的环境危害性而广受市场青睐,成为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类阻燃剂。其中,以磷酸三(1,3-二氯-2-丙基)酯(
学位
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疗(TRT)是放射治疗的一个分支,可通过全身给药治疗转移性肿瘤,因其具有特异性、靶向性的杀伤作用,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人源化异种移植瘤(PDX)模型在药物开发研究中有很大的潜力,它们可以保持亲代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更可靠地评估对相应治疗方案的反应,是一种有前景的临床前模型。在本研究中,我们开发了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神经内分泌癌(NECs)两种肿瘤的PDX模型,将靶向α v
学位
治安监管于中世纪在法国出现,路易十四时代建立起了中央集权式的警务管理体系,大革命荡涤了旧制度以来的诸多制度,警务体系也经历了相应的变革与重组。旧制度与大革命时期的警察制度为拿破仑的警察体系奠定了基础,拿破仑统治下的警察作为国家强制机器是维持其权威的支柱之一,内忧外患的严峻现实局面、警务部长富歇的机会主义特点和功利主义倾向使得拿破仑在分而治之理念的指导下,通过管制和操纵、制约和平衡在最终实现了警务内
学位
乳腺癌是女性癌症患者中最普遍的一种癌症,也是主要的致死性癌症之一。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肿瘤转移,肺转移、脑转移和骨转移是乳腺癌最普遍的三种转移方式。已有研究表明细胞外基质蛋白TGFBI在小鼠前列腺癌骨转移组织和小鼠肾癌骨转移组织中表达量升高,但对TGFBI在乳腺癌骨转移发生过程中的具体功能和相关的作用机制并不清楚。本课题主要研究细胞外基质蛋白TGFBI在小鼠乳腺癌的骨转移中的功能。本论文通过小
学位
食管由上皮细胞、上皮干细胞和间质层细胞构成,其中上皮细胞是和外界胁迫接触机会最多的细胞群。当上皮细胞群遭到破坏后,这些外界胁迫刺激将侵入至干细胞层,破坏上皮干细胞的微环境从而恶变形成食管癌。食管癌(EC)是我国第四大最常见癌症,根据组织学分型,食管癌分为食管鳞状上皮癌(ESCC)和食管腺癌(EAC),以食管鳞状上皮癌为主(占食管癌90%以上)。食管癌是一种多因素疾病,涉及致病人群的社会经济状况、生
学位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