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快速发展,传统文化迅速变化的社会大背景下,社火这一项村落民俗体育仍延续至今,这个现象值得关注。本文以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罗村的村落民俗体育社火为个案,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实地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该村落的民俗体育社火进行研究,分析社火的历史演进轨迹和传承方式变化的历程,探究不同历史时期演变的特点,社火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传承和保护村落民俗体育的可行性对策和建议。通过调查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个案研究中罗村社火大概经历了建国初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和现在的互联网时代四个历史阶段。第二,从保护和传承的角度来看,罗村社火主要有以下三种传承模式:(1)以农民为主的自发的传承模式;(2)社会精英人士大力支持的传承模式;(3)由政府、社会、市场共同参与的传承保护模式。第三,村落民俗体育在保护与传承过程中面临以下几个问题:⑴村落社会体育指导员稀缺,缺乏专业的指导人才;⑵村民与文化精英之间产生信任危机,经济不透明,演出费的使用明细没有正规的表现方式;⑶传承人的缺失,传承土壤贫瘠,传承青黄不接的现象严重;⑷传承途径单一,只靠村落中爱好者们口口相传,以身相教,社火演出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传承途径就比较单一;⑸传承资金缺乏,经济来源主要是过年时两三次的演出费,政府和机关单位偶尔的赞助,没有稳定且长期的传承资金;⑹政府对于传承支持力度不够,没有形成有规律的长期稳定的支持,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时有时无,因而社火的大规模表演也是断断续续。通过个案研究并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个村落民俗体育保护和传承的可行性路径:(1)成立村落民俗体育相关项目协会,使村落民俗体育有组织有系统的进行。(2)与影视业相结合,可增加村落民俗体育相关项目的知名度,提升外界人士的文化认同感,进而吸引专业人士前来,为村落民俗体育提供专业的指导。(3)与旅游业相结合,既增加了当地的民族特色,也拉动了经济,可使游客主动为这一民俗体育活动进行免费推广宣传。(4)与民俗节庆相结合,既活跃了节日气氛,也大大提升了当地人们的文化认同感。(5)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研发校本课程,既丰富了体育课内容和课外活动,也培养了年轻的传承人,进而使青黄不接的传承现象逐渐消失。(6)与体育产业相结合,由专业的体育经纪人带领洽谈商业合作和演出,提升当地人民收入和团队收入,进而为村落民俗体育保护和传承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