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细颗粒物短期暴露、血浆长链非编码RNA和炎症指标的关联性研究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tu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近些年来,我国雾霾现象频发,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作为雾霾天的罪魁祸首,大气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它是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一种,指的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μm的颗粒物。这些颗粒物的比表面积较大,可携带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而且,因其粒径小,可进入肺部深处及血液循环,从而对人体多个组织、器官造成损害,与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肿瘤、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炎症反应是PM2.5暴露致疾病发生的重要生物学机制之一。目前,关于PM2.5致机体炎症反应的分子调控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发现长链非编码RNA可作为炎症反应的关键调节因子,它的异常表达在多种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细胞或动物实验报道PM2.5暴露可以影响lncRNA的表达,且lncRNA的异常表达与PM2.5诱导的炎症反应存在关联。但是,目前尚未见在人群中探讨PM2.5暴露对lncRNA表达的影响及其与炎症的关系的研究。本项目开展了一项人群调查,通过监测大气的PM2.5污染浓度、评估个体的PM2.5暴露水平,并对血液中炎症相关指标的含量进行检测,评价大气细颗粒物短期暴露对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同时,对研究对象血浆中的lnc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大气细颗粒物短期暴露水平与lncRNA表达量的关联、PM2.5暴露相关lncRNAs的表达水平与机体炎症指标的关联,探讨lncRNA作为PM2.5短期暴露的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及PM2.5暴露相关的lncRNAs与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于2018年3~4月招募石家庄市269名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对每个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抽血检查。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石家庄市8个监测站点的空气质量数据和研究对象的居住地址,使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估算各研究对象采血当日和采血前1至4日的PM2.5暴露水平(lag0、lag1、lag2、lag3、lag4),并计算累积滞后0~1天、0~2天、0~3天和0~4天的移动平均浓度(lag0-1、lag0-2、lag0-3、lag0-4)。使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炎症指标IL-6、IL-8、TNF-α和CC16的含量。使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不同滞后时间的PM2.5暴露水平与血浆IL-6、IL-8、TNF-α和CC16含量的关联。根据累积滞后0~3天的PM2.5暴露水平的中位数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低暴露组(<中位数)和高暴露组(≥中位数),在各组选择4名研究对象,分别将其血浆等比例混合后进行lncRNA表达谱芯片检测,筛选出两组间具有差异表达的lncRNA。使用qRT-PCR检测血浆中差异表达的lncRNA(lnc-PRICKLE1-4:1、lnc-GPR39-7:2、lnc-TMEM167B-3:1、lnc-MTRNR2L12-3:6、lnc-FLRT2-11:2、lnc-C2orf42-6:1、lnc-ACAD11-1:1等)的表达量,使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不同滞后时间的PM2.5暴露水平与血浆lncRNA表达量的关系,以及血浆lncRNA表达水平和炎症指标之间的关联性。结果1.PM2.5短期暴露水平与血浆炎症指标的关联PM2.5暴露水平与血浆IL-6、TNF-α和CC16的含量具有关联,存在明显滞后效应。采血当日、累积滞后0~1天、0~2天、0~3天和0~4天的PM2.5暴露水平均与血浆IL-6的含量呈正相关,累积滞后0~4天的效应最强,当累积滞后0~4天的PM2.5暴露浓度每增加1个四分位数间距时,血浆IL-6的含量增加19.13%(95%CI:3.36,37.44);采血当日、累积滞后0~2天、0~3天的PM2.5暴露水平与血浆TNF-α的含量呈正相关,累积滞后0~3天的效应最强,当累积滞后0~3天的PM2.5暴露浓度每增加1个四分位数间距时,血浆TNF-α的含量可增加17.12%(95%CI:6.50,28.79);累积滞后0~3天、0~4天的PM2.5暴露水平与血浆CC16的含量呈负相关,累积滞后0~4天的效应更强,当累积滞后0~4天的PM2.5暴露浓度每增加1个四分位数间距时,血浆CC16的含量可减少10.15%(95%CI:1.19,18.37)。2.PM2.5短期暴露水平与血浆lncRNA表达量的关联与低暴露组相比,PM2.5高暴露组的血浆lncRNA表达谱发生明显改变,1191个lncRNAs出现高表达,1709个lncRNAs出现低表达。使用qRT-PCR对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进行验证,结果发现与PM2.5低暴露组相比,高暴露组lncRNA lnc-PRICKLE1-4:1、lnc-GPR39-7:2、lnc-TMEM167B-3:1、lnc-MTRNR2L12-3:6的表达水平均出现明显下降,与芯片结果一致。在调整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吸烟、饮酒、体育锻炼、受教育程度等混杂因素后,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研究对象的PM2.5短期暴露浓度与血浆lncRNA lnc-PRICKLE1-4:1、lnc-GPR39-7:2和lnc-MTRNR2L12-3:6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当采血当日、滞后2天、4天、累积滞后0~1天、0~2天、0~3天的PM2.5暴露浓度每增加一个IQR时,lnc-PRICKLE1-4:1的下降幅度介于之间16.56%~26.51%之间,lnc-GPR39-7:2的下降幅度介于之间18.05%~32.16%之间,lnc-MTRNR2L12-3:6的下降幅度介于之间32.83%~55.96%之间,累积滞后0~2天的PM2.5暴露水平与它们的表达量的关联最为明显,下降幅度分别为26.51%(95%CI:14.27,36.94)、32.16%(95%CI:15.72,45.34)、55.96%(95%CI:31.27,71.78)。3.血浆PM2.5暴露相关lncRNAs和炎症指标的关联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发现PM2.5暴露相关的lncRNA lnc-PRICKLE1-4:1、lnc-GPR39-7:2、lnc-MTRNR2L12-3:6与多个炎症相关mRNAs存在关联,如lnc-MTRNR2L12-3:6与炎症因子IL-6呈负相关。KEGG分析发现这些mRNAs可参与5个重要的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包括JAK-STA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当血浆lnc-MTRNR2L12-3:6的表达水平增加1个自然对数单位时,IL-6的含量下降6.76%(95%CI:1.88,11.40),与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显示的相互作用趋势一致;当血浆lnc-GPR39-7:2的表达水平增加1个自然对数单位时,TNF-α的含量下降10.77%(95%CI:1.09,19.43)。结论1.PM2.5短期暴露与血浆中炎症指标IL-6和TNF-α的含量增加存在暴露-效应关系,与CC16的含量降低存在暴露-效应关系。2.PM2.5短期暴露水平与血浆中lncRNA lnc-PRICKLE1-4:1、lnc-GPR39-7:2和lnc-MTRNR2L12-3:6的表达量存在关联,随着PM2.5暴露量的增加,这3个lncRNAs的表达量均出现下降。3.PM2.5暴露相关lncRNAs与血浆炎症指标的含量存在关联,血浆lnc-MTRNR2L12-3:6的表达量与IL-6的含量呈负相关,lnc-GPR39-7:2的表达量与TNF-α的含量呈负相关,这两个lncRNAs具有作为大气PM2.5短期暴露致机体炎症反应早期标志物的潜力。
其他文献
土壤镉污染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并通过食物链威胁人类健康。对于受轻度或中度镉污染的土壤,培育和种植耐镉且食用器官低积累作物基因型/品种,是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和保证
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1)研究2014-2017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销售的9类蔬菜中5种重金属(HMs)的水平和时间趋势;(2)评估2014-2017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销售的9类蔬菜中5种HMs的健康风险,包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高压直流输电(high-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是一种新型的输电技术,它的优点主要表现为谐波畸变可能性小,
研究目的研究迷走神经刺激治疗癫痫的“同侧效显”现象。研究方法将24只大鼠分成左侧刺激组、右侧刺激组、双侧刺激组和对照组(假性刺激组),每组各6只。将两根125μm钨丝电极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解剖观察我国成年人肩关节盂肱下韧带的基本结构,包括盂肱下韧带在关节盂侧、肱骨侧附着点的特点,并通过组织学染色,重点观察了盂肱下韧带前束与关节
当前我国大跨度空间结构的研究和应用与世界基本同步,桁架拱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其研究也在逐步深入。在房屋建筑领域,桁架拱的研究大多研究集中于倒三角形截面桁架拱和单片钢管桁架拱结构。在桥梁结构领域,拱结构主要集中于拱桁架和单拱的研究。相对而言,在60m以下跨度空间结构中,对矩形截面钢桁架拱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旨在通过矩形截面钢桁架拱的承载力进行数值模拟,为矩形截面钢桁架拱的设计应用提供参考。首先,本文采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急性失血对机械通气大鼠血清S100β蛋白、感觉、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受损的失血极限。方法成年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n=12):G_0组(不放血)、G_2组(放血20%)、G_4组(放血40%)、G_6组(放血60%)和G_8组(放血80%)。大鼠麻醉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连接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监测大鼠的心率、血压,随后颈动脉置管,接三通放血,同时股静脉置管液体复苏,
目的:本研究通过动态监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术后7天经颅多普勒、颅内压及鹿特丹CT评分的变化,研究重型颅脑创伤后颅内压联合经颅多普勒及鹿特丹CT评分对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临床
目的:Ski作为一种进化保守蛋白,广泛分布于不同的组织和细胞,涉及多种细胞过程。前期研究发现,Ski在脊髓损伤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星
细胞膜转运体在药物的体内处置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介导许多药物-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因此,转运体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二甲双胍为2型糖尿病的一线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