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教师职业素养核心,教学能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决定因素,是决定教改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体现教师专业地位的核心因素。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每年很多初任教师加入到教师队伍。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过程。处在不同阶段的教师,他们个人关注不同。参加教育工作的前3年,是初任教师熟练掌握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时期,另外,初任教师前3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经历对以后教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影响作用。由于目前的师范教育培养内容与实际教学工作有差距,且部分初任教师职前未接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导致初任教师不能很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遭受“现实的冲击”。因此,进行专门的初任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工作成为当务之急。教学能力的特征、教学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和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原则都对初任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工作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本研究以四川省巴中市6所中学为例,其中3所城市中学,3所乡镇中学,通过梳理教学能力相关文献,确定研究基本思路。运用问卷、访谈调查等方法,深入了解当前中小城市中学初任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中学初任教师教学能力培养需求大与培养工作不受重视相冲突;中学初任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工作缺少政策与制度的保障;中学初任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目标不清,培养内容不全且缺乏针对性;中学初任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方式多样但培养效果不佳;中学初任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效果的评价主体缺乏多元化且评价操作方式缺乏一定科学性;中学初任教师教学能力的自主发展意识不强且培养过程中合作文化缺失。 本文从主、客观角度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原因分析,最终认为应该主要从政府重视、多层次培训方式的构建和初任教师自主发展三方面寻求解决方法。一是政府部门要重视中学初任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工作,包括制定中学教师教学能力标准,明确教学能力的培养目标和考核标准;完善和落实中学初任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加大对中学初任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资金投入。二是为中学初任教师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包括提升初任教师的培训层次,在国培和省培中加大对初任教师的培训;以地方教师培训中心为主体开展初任教师的培训;以学校为阵地,发挥校本培训的优势;突出远程培训,实现资源共享。三是加强中学初任教师教学能力的自主发展包括提升初任教师教学能力的自我发展意识;养成自我反思习惯;撰写教学反思日记;践行行动研究和研习经典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