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翻译中的“规范性”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在国际上地位不断提升,国际交流日趋频繁。国内外学者对法律语言研究的纵深发展,尤其是对民事法律语言英译的深入研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语言比较与英汉法律语言翻译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事翻译研究的学者试图竭尽全力寻求更加有效的途径解决法律翻译存在的问题。本文作者拟吉迪恩·图里翻译规范理论为路径,以《民法通则》四种译文为素材着力探讨诸如民事法律汉语的英译,充分性和可接受性翻译之间,及源语规范与目标语规范之间转换或选取问题。图里是一位著名的描写翻译研究理论家,他在詹姆斯·霍姆斯的启发下,主张翻译是一项受规范制约的活动,并提出了“翻译规范理论”。该理论认为:译者在翻译的各个过程中,受不同的规范所制约。纵观现有资料,翻译规范理论普遍应用在文学翻译描述上,对法律翻译的应用却是凤毛麟角,本文作者主要试图研究汉英法律文本语言差异,并找出实际翻译过程中的各规范。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运用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对法律翻译进行了描述:第一,是对前人的“翻译规范理论”研究和法律翻译的规范性加以综述,试图找出本理论应用在《民法通则》翻译上的可能性。第二,本论文从语言层面和形态层面介绍了英汉法律语言的规范性。第三,文章列举了《民法通则》各家译文的各种操作规范以及译文具体情况。第四,作者通过根据“翻译规范理论”对各译文的对比研究,从译员的主体性,重构《民法通则》翻译的策略规范,文体规范和语言规范。
其他文献
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是大学生将创业理论和创业实践紧密联系的重要环节,是沟通学生、学校与社会三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分析苏州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创业动机作为创业行为的直接动因,对于创业活动有着重要的调节和维持作用。通过对大学生创业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大学生创业动机缺乏的原因,并提出了激发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几点
Web2.0时代的到来推动互联网由过去的信息发布平台转变为如今的信息交互平台,在这一平台上人们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意见、参与讨论并形成舆论效应,其中不乏恶意利用网络
新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对于减少当事人的诉讼费用开支、降低诉讼门槛、方便当事人诉讼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办法》的规定中,也有部分条款还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在
关于人格的发展理论,西方心理学家争论很多,但叉从各自的角度对其观点作出了明确的描述,本文将其最具代表的有精神分析理论、特质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人格发展
介绍了低萃取B级聚酯绝缘薄膜样品的结构与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它是用没有共缩聚改性的、熔体结晶速度较慢的、高特性粘数的聚酯树脂生产的厚型薄膜。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不同合金成分设计与热处理工艺对新型镁合金压铸热作模具钢组织、力学性能与高温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设计并优化合金成分和回火温度。开发具有高寿命、低成
应用工程化学模拟软件ECSS对再沸吸收脱乙烷塔进行了全面的模拟分析,在此基础上,将正交设计的方法引入到化工过程的参数优化之中。通过对几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与优化,提出
研究目的睡眠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理现象,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都有重要的影响。同时,睡眠也是极其复杂的生理过程,虽然经历几十年的研究,其功能和调节机制仍然还不十分清楚。很多学
从本节的知识结构看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变量和函数的概念及图像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应用,又是为以后学习二次函数作铺垫。是函数概念及其表达形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