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预测理论的精密角位移动态测量及其实验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highbird51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移测量是最基本、最普遍的测量。从宇航飞行卫星探测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从物质结构研究到纳米技术的探索,无一不需要高精度位移测量。在精密测量中用得最广泛的是以光栅为代表的栅式位移传感器,但在我国,高端位移传感器目前绝大部分依赖进口,不仅价格高,而且进口某些高精度传感器常常受限,这些不利因素直接制约着我国制造业和国防工业的发展。作者所在课题组自1995年开始从事精密位移传感器及相关技术的研究,研制出了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全新测量原理的精密位移传感器——时栅。根据“用时间作为空间位移测量基准”的思想,使得时钟脉冲具有唯一的空间当量,从而实现“采用时间测量位移”的新方法。目前场式圆时栅的检定精度已达到±0.8″,直线时栅的检定精度达到±0.5μm/m,而分辨力分别达到0.1″和0.1μm。由于时栅是采用时间测量空间,按时间均分的等时采样,因此时栅属于绝对式静态位移传感器。而在动态测量和实际生产应用中,有许多场合需要按空间均分的等空间间隔采样,这就需要将时栅的原始绝对角位移转化为空间均分的增量式脉冲信号。在三项国家自然基金的支持下,本课题引入预测理论实现时栅位移传感器的增量式动态测量和普通栅式位移传感器的细分方法设计,并由此进行相关预测理论、算法和实验的研究,主要研究和创新成果如下:(1)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研究两种位移测量模型。由此展开对普通栅式位移传感器和时栅位移传感器测量模型和测量原理的深入分析和讨论。从深层次上阐述栅式位移传感器和时栅位移传感器在测量原理及物理意义上的相关性和差异性。(2)提出将预测理论用于精密位移测量。从数学角度对经典的预测理论进行分析和对比,寻求用于精密位移测量的最佳预测理论,从理论上证明了预测理论用于精密位移测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3)提出了按时间序列生成连续空间位置信号的新全闭环控制方案。结合预测理论和时栅的测量原理,从数学和运动学的角度,采用时序理论对预测回归模型进行辨识、建模、检验和优化,其中还包含对预测回归模型的定阶和参数估计。为了获得最佳预测效果,提出了自适应时序预测模型,实现了预测模型参数的时变性。其目的是通过时栅测量得到的原始绝对式位移信号实时、有效地预测下个测量周期的位移值,并将此预测增量值通过脉宽调制方式转换成连续空间均分的预测脉冲信号,完成原本静态测量式时栅用于全闭环数控转台的动态位置反馈,解决了时栅动态位置的反馈误差问题和数控系统接口兼容性问题。(4)研究预测技术用于滚齿机床传动链误差检测。将时栅用作滚齿机床传动链传动误差的检测元件,采用预测技术设计了一套用于传动链高速端时栅和低速端时栅测量的软同步技术。解决了测量过程中出现的时-时、时-空和空-空不同步问题,实现了传动误差的同步精确测量。(5)提出了按空间序列生成连续反映空间位置信号的时间序列新方案。采用时空对偶方式研究利用时间序列理论构建空间序列理论,建立状态时间模型和空间序列模型,以完成对时间量的精确预测。从而提出一种基于时空转换技术的栅式位移传感器信号细分新技术。这种细分方法突破传统细分方法的思维限制,从原理上创新,是一种与栅式位移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正交性和等幅性无关的新技术。(6)研究基于测量基准时空变换技术具有空间意义的时间脉冲产生机理。利用时间脉冲实现对时栅空间脉冲的实时细分和对普通栅式位移传感器脉冲信号的细分方法研究,以及相关的细分误差实时修正技术的研究。(7)研究了动态和静态标定实验中的误差补偿。提出了基于多位置测头法和傅立叶级数谐波修正法的静态测量误差修正和基于离散标准量插入的动态测量误差修正法,并通过数学和运动学角度建立起一系列基于预测理论的精密位移测量的误差修正理论与方法。在上述研究工作中,最成功的理论与技术成果有:(1)建立了用于精密位移测量自适应回归预测理论。结合精密位移测量和预测理论重点研究了应用最多、最广的多元统计回归、时间序列和支持向量机,并在系统分析了三种预测方式的优点和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自适应回归预测理论,为预测理论用于精密位移测量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2)研究了动态和静态标定实验中的误差补偿技术。采用多位置测头误差分离与傅立叶级数谐波修正技术,把时栅传感器静态误差修正到1″之内,实现了无需高精度机械制造完成高精度测量的目的。在动态预测测量过程中,采用标准量插入法在预测当前测量值后减去上次预测误差,目的是保证预测精度,消除预测误差累计。(3)实现基于预测理论的精密角位移动态测量实验研究及相关产品研制。①实现了基于时间序列理论的时栅全闭环数控转台研制。采用自适应时序预测模型实时、有效地预测下个测量周期的位移值,并通过嵌入式技术将此预测增量值转换成连续空间均分的预测脉冲信号,实现时栅用于全闭环数控转台的动态位置反馈,目前预测精度能达到±2″。②实现了基于预测技术的时栅测量传动误差的软同步技术。采用预测技术设计了一套用于传动链高速端时栅和低速端时栅测量的软同步技术。解决了测量过程中出现的时-时、时-空和空-空不同步问题,实现了时栅对传动误差的同步精确测量。③实现了基于空间序列理论的传统栅式位移传感器新型细分卡研制。提出空间序列的概念,并采用时空对偶方式研究利用空间序列理论建立空间状态时间模型,实现对栅距运动时间量的精确预测,可实现最大细分倍数400,角位移细分精度优于信号周期的±4%,细分误差达到±1.3″。
其他文献
水凝胶作为一种新型的高分子材料,由于其组织柔软性和生物相容性等,使其在药物控制释放、酶的固定和组织工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pH敏感凝胶由于其对pH敏感这一特性在
为全面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以新亚欧大陆桥为主轴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我们先后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连云港)丝绸之路国际物流博览会,受到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积极响应,吸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以国内外学者对副词“都”的语义功能的探索为例,倡导一种“由问题推动”的语法研究路线:以理论的眼光观察语言现象、提出明确的问题,然后通过分析相关的语言事实来论证和解决所
论文针对1064nm/1570nm人眼安全双波长自由切换固体激光器的工程应用需求开展了相关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和样机研制工作。提出了基于偏振控制的双波长“软切换”概念,在一台激
网络预约专车服务自2012年出现以来,就以其环保、舒适、方便的优势,以极快的速度风靡全世界,使之成为一种潮流。2016年7月,交通部出台了《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
为了进一步强化质量管理和质量意识,弘扬科学出版社"三高"、"三严"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提升科技期刊的出版质量,科学出版社特设立了"期刊出版质量优秀奖"(两年评选一次),以表彰出版质量
近年来,随着聚合材料和现代医学的高速发展,药物控释与靶向定位技术逐渐成为材料和药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聚合物药物控释系统就是利用天然或合成的聚合物作为药物的载体或介质,制
柴油机因其循环热效率高、燃油经济性好而日益受到重视。然而柴油机排放物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柴油机的主要排放物碳烟,不仅对视觉和嗅觉有不良的影响,而且碳烟上常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