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微波、射频及激光消融是近年来发展起来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三种新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上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临床治疗的个体化原则要求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结节的位置、大小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但目前临床上对于甲状腺结节的热消融手段的选择仍没有统一的标准,目前也没有三者对比研究的相关文献报道。目的:本研究旨在对甲状腺结节微波、射频及激光三种微创治疗方法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稳定性等方面进行评价,比较三者在甲状腺结节治疗中各自的优劣,为临床上消融手段的选择提供初步的思路,以帮助临床医师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手段。方法:分别予不同功率、时间采用微波、射频及激光对新鲜离体猪甲状腺进行消融。微波消融组采用南京康友KY-2000微波治疗仪及匹配的循环水冷却系统进行消融。功率为20W时,时间分别设定为:1min、2min、3min、4min、5min;时间为4min时,功率分别设定为:5W、10W、15W、20W、25W、30W。射频消融组采用德国Celon AG公司生产的射频消融仪,分别在5W,10W,15W,20W,25W的功率下进行消融。激光消融组采用意大利百胜公司ECHO LASER集成激光治疗系统,功率为3W时,能量分别设定为:600J、900J、1200J、1500J、1800J;能量为1200J时,功率分别设定为:2W、3W、4W、5W、6W、7W。微波消融20W5min、射频消融5W及激光消融3W1200J三组消融进行的同时在靶心处进行实时测温。在消融结束后沿针道剖开,观察消融灶形态、颜色、有无炭化等,记录消融灶最大切面的纵径(long diameter, D1)、横径(short diameter, Ds)及厚径(thick diameter, Dt)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消融时实时超声观察显示消融开始时均可见自电极/光纤尖端开始出现气体强回声区,随着消融的进行,气体强回声区范围不断增大。微波消融组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功率的增加消融灶的范围不断扩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功率均为20W时,随着消融时间的延长消融范围不断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消融组消融灶大小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消融在功率均为3W时,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随着能量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消融灶的范围也不断增大。在能量均为1200J时,消融灶的范围随着功率的增加而增大(P<0.05)。三种热消融选用临床常用治疗参数(微波20W5min、射频5W、激光3W1200J)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波组消融范围大于激光组妒<0.05),而激光组的消融范围大于射频组(P<0.05)。消融结束后沿针道剖开观察三种消融方法大体标本,结果显示消融灶均呈类椭圆形,消融区域甲状腺组织变硬,呈灰白色,消融灶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清。射频消融组消融区域组织分布均匀,未见到明显的炭化和气化空腔;微波消融组消融区域可见碳化,但无明显气化空腔;而激光消融组消融灶中央即可见碳化又可见气化空腔。微波及射频消融温升曲线陡直,温升速率快,而激光消融温升曲线平缓,较前两者温升速率稍慢,但激光消融最高温度最高。结论:微波、射频及激光消融三种热消融技术应用于甲状腺结节的治疗上是可行的,同一种消融方法在不同功率和时间下消融范围不同,不同消融方法消融范围及消融温度也存在差异。因此今后在甲状腺结节消融手段的选择上可根据病灶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为患者选择一种最合理的治疗手段。本研究仅仅是一个实验研究,只是为临床上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手段的选择提供了一个初步的思路,尚有待大样本的临床应用研究制定统一的治疗标准及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