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就动机或成就需要,自20世纪50年代成为麦克兰德(McClelland)和阿特金森(Atkinson)的研究主题以来,人们多层次地、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成就动机的本质、构成和发展等问题,迄今为止,成就动机仍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从近年来的成就动机理论不难看出,人们对作为社会性动机的成就动机的认识已经抛开了或远离了本能论和驱力论的束缚,而转向对人的认知过程的探讨,强调人的主体意识,重视动机形成时的主、客观原因。在探讨儿童成就动机发展的特点这一领域内,研究表明成人的批评/表扬方式,作为客观的环境力量对幼儿的成就动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西方学者主要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对批评/表扬的类型与儿童反应模式之间关系的探讨,从社会认知的角度较有说服力地解释说明了学业领域内儿童的不同反应模式。该方面的研究不仅深化了人们对于批评/表扬的认识,而且为成人科学地教育和教养儿童提供了心理学依据。但是,在该研究领域内仍然存在着一些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即当前本领域的研究仅探讨了在实验情境中批评/表扬对儿童反应模式所产生的短期效应。在现实生活中,儿童特别是幼儿的成就动机的发展是否与母亲长期实施指向于个人的批评/表扬有关系呢?这有待于进行实证研究加以说明。对上述问题的探讨不仅会进一步丰富、深化人们对批评和表扬的认识,而且能够为教育者的反馈技巧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理论指导。鉴于上述原因本研究拟研究以下问题:本研究拟通过两个研究,考察实际生活中母亲对幼儿的批评/表扬类型(研究Ⅰ),然后采用量表测量法考察幼儿的成就动机特征以及母亲对幼儿的批评/表扬类型和幼儿成就动机特征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Ⅱ)。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母亲的批评/表扬类型中是表扬型和混合型多,而批评型则较少。母亲的表扬占批评/表扬类型的52.4%;批评型的母亲占批评/表扬类型的14.3%;批评和表扬一样多的母亲占批评/表扬类型的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