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通信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网络的传输能力大幅提升,骨干网随着人们对带宽口益增加的需求而不断升级,但接入网的跟进却有点不尽如人意。“最后一公里”仍是城域网或大容量局域网和骨干网之间的瓶颈,而且人们对于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期望也越来越迫切。其实,针对这一问题业界的领导者们都曾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并一直在努力。比如中国电信所采用的DSL技术,广电所倡导的同轴电缆HFC技术,但这些都只能算是过渡性的解决方案。因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带宽瓶颈问题必须使用光纤,因为唯独光纤具有容量大、速率高和损耗小等优点,是最为理想的接入网的传输介质。起初人们提出了将ATM技术和PON相结合的APON技术,但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增长,APON越来越暴露出协议复杂、效率低、成本高等诸多缺点。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EPON(以太网无源光网络)技术耀世而出,由于它结构上具备简单、可扩展的特点,业务上又能向用户提供包括话音、数据和视频等多重综合服务,从而成为被业界所广泛认可的下一代接入网的最佳技术,代表了低成本以太网与高带宽光纤网的融合。本文主要对EPON系统中的几种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EPON的系统结构,多点控制协议(MPCP),以及操作维护管理协议和MPCP所支持的上行动态带宽分配算法(DBA)等。综上所述,本论文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1)分析了现阶段接入网所采用的几种主流技术,以及具有未来特征的光接入网特别是EPON技术相比于前面几种接入技术的优势所在,及EPON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2)详细研究了MPCP的协议帧结构和与操作码相关的发现、授权、报告等控制帧过程;以及EPON系统中OAM子层的结构及其链路检测、远程错误指示、远程环回三大功能的实现过程;3)由于上行通道上所有ONU都共享同一个信道,所以就需要一个MAC仲裁机制来确保其传输业务的QoS。本文结合APON能传输高质量实时业务的特点,改进了一种将变长协议帧先固定再传输的DBA算法,最后给出其仿真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