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应对由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而导致的全球气候问题,遵守中国政府对世界作出的温室气体减排的承诺,中国政府正加紧实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ETS)的建设。热电联产综合型化工企业既有化工生产系统,又承担所在园区、周边地区的供热和供电任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本文基于上述紧迫的环境形势下,首先根据ISO14064-1中的相关定义,确定热电联产综合型化工企业排放边界,分析该类型企业碳排放源主要分类与特征。通过研究国内外目前企业碳排放量核算方法,建立了以碳源流法与排放因子法结合的核算方法。在排放边界和方法学确定的基础上,引入数学建模的概念,研究影响热电联产综合型化工企业碳排放源的各相关因子之间的因果关系,对整个系统运行情况进行描述,构建该类型企业碳排放量核算数学模型。 在上述基础上,本文对某热电联产综合型化工企业能源消费情况、生产工艺情况等进行分析,将分析出的各排放源活动水平数据、排放因子等相关输入项代入模型中进行运算。通过对系统碳排放量、各子系统碳排放量的权重比例结构分析,得出了影响该类型企业碳排放量的关键因素为热电站化石燃料(一般情况下为原煤)消费量以及厂区内化工生产系统热力与电力的有效利用效率,明确了主要节能减排潜力方向,并根据研究结果,结合某热电联产综合型化工企业实际生产运行情况,提出了该类型企业节能减排的相关对策。 该企业通过完成高效电动机替代老旧Y系列、YB系列电动机、蒸汽冷凝水余热回用、利用主蒸塔余热技术改造,年可节约成本224.67万元、节约电力21086.9MW?h、节约蒸汽6132t,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9994.8t,由于目前江苏省尚未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参照上海市2015年12月1日市场碳价格,企业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出售该部分节约下来的碳配额,可获利16.4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