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化钢渣骨料及其植生混凝土的制备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2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渣是炼钢过程中排出的废渣,排量大,且安定性差,不宜直接应用于建筑土木工程中,大量堆存占用土地进而造成环境污染。钢渣碳酸化即钢渣中矿物的碳酸化反应,可以使钢渣制品快速获得强度且压蒸安定性合格。除此之外,天然骨料资源的大量消耗及开山采石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噪音等导致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传统混凝土对城市地下水循环的阻隔及低植被覆盖率导致的城市生态问题也亟待解决。本文通过制备碳酸化钢渣人造骨料实现钢渣的资源化利用,在解决钢渣堆存问题的同时制备出天然骨料的替代品。其次,碳酸化反应可以使钢渣碱度有效降低,对于制备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植生混凝土具有很大的潜力。本文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同时,立足于国内的研究现状,针对碳酸化钢渣植生混凝土的结构特点,着重研究了两种不同成型工艺制备的碳酸化钢渣人造骨料及碳酸化对钢渣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1)成型-碳酸化-破碎(MCCA)钢渣骨料的堆积密度为987.6kg/m~3,小于1000kg/m~3属于轻骨料。吸水率为15%,符合轻骨料吸水率不得超过22%的规定。碳酸化钢渣试块立方体抗压强度达到32.5MPa,压碎指标为7%,低于10%,属于Ⅰ级骨料。(2)成球-碳酸化(PCA)钢渣骨料在制备过程中,冷粘成球的密实时间是主要质量影响因素。当密实时间为5min时,碳酸化前吸水率为14.8%,碳酸化后吸水率降至11.2%,最高强度为6.1MPa,达到同等粒径天然碎石强度的41%。相比之下密实时间为10min的PCA骨料同样具有较高的碳酸化程度与强度,且吸水率进一步的降低,但压蒸后仍有微小细纹。综合考虑,该工艺制备PCA骨料的最佳密实时间为5-10min,不得超过10min。(3)以掺入10wt.%水泥的钢渣粉作胶凝材料,5-10mm单粒级MCCA骨料、PCA骨料为骨料,通过分次给料法成型的碳酸化钢渣植生混凝土的最优水胶比分别为0.21和0.20,有效空隙率分别为27.9%和28.3%。碳酸化处理2d后,混凝土最高抗压强度分别达到6.4MPa和4.7MPa,使用天然碎石骨料成型的碳酸化钢渣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最高为11.6MPa。且成型的三种植生混凝土28d的pH值均为11.7左右,安定性合格。(4)植生试验中三种不同骨料成型的碳酸化钢渣植生混凝土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植物生长良好,且根部可以穿过混凝土结构间隙深入土壤,并未出现因环境不宜而坏死的情况。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结合乡村发展的实际,进一步拓宽视野,吸收借鉴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奋力奏响具有广陵特色的乡村振兴
目的:观察足叶乙甙(VP16)对人粘液表皮样癌高转移细胞株(Mc3)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及软琼脂克隆形成法观察了VP16对Mc3的药敏性。结果:VP16对Mc3细胞的生长及克隆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显著的剂量依赖性。
以芹菜叶为原料,采用热烫护色及微波干燥工艺,分析了不同护色剂、物料厚度及微波加热时间对脱水芹菜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芹菜叶在1.0%食盐、0.80%CaCl2,10 mg/kg硫酸铜时
防控岗位风险,目的是控,手段是防.但是,我们现行的做法是每年或每半年由上级行进行-次检查、考核,重结果的监督,轻过程的监督,对风险状况缺乏及时的、动态的、不间断的监测,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河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学术界观卢、各异,众说纷纭。本文对目前较为普遍的一种改革思路──将企业改造成西方发达国家的“规范化”的股份企业,提出了质
目的:探讨和分析腹膜假黏液瘤(PMP)患者在接受细胞减灭术(CRS)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细胞减灭术联合腹
【正】 近几年银行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各项工作质量和效率与实现“四化”的要求不相适应。比如,在信贷工作,表现为银行帮助企业减少资金占用的效果不够显著,不
【正】 改革,一般说,就是改革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阻碍生产力发展。这时就需要改革,甚至革
以壳聚糖( CS)和海藻酸钠( SA)为原料,通过接枝共聚制备了壳聚糖接枝聚N-乙烯基吡烙烷酮( CS-g-PVP)和海藻酸钠接枝聚N-乙烯基吡烙烷酮(SA-g-PVP),然后利用静电自组装得到了pH敏感性聚
为治理滨海湿地污染,本实验将从海滩底泥中筛选取出的枯草芽孢杆菌,进行优化培养并将其固定在载体上,制备成“种子”,用于分解湿地底泥中富集的有机物,净化水质.研究其对环境污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