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dongyan900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属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优化型的经济形态。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正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广东省缓解资源瓶颈、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平衡和协调的根本途径,构建一套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并对广东省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评估有着重要的战略和实践意义。 论文首先系统论述了循环经济的由来、理论体系和国内外发展动态,并评述了现有的评价体系的研究成果,为构建循环经济评价体系提供了一个理论和方法背景;接着对循环经济内涵做了界定,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了评价模型和理论指标体系。 其次结合广东省实际情况,构建了广东省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法和Delphi法对1995年-2005年广东省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和2005年省内各市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做了综合评价,并同2000、2004年全国各省市循环经济发展状况作了比较。 最后为广东省今后循环经济发展提出了若干对策与建议。 本文采用理论指标与评价指标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均分为四个层次,即目标层、准则层I、准则层II和指标层,其中目标层为循环经济总发展度,准则层I包括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三个子系统,准则层II再往下细分成七个不同的层次,指标层则不同,理论指标体系共选取了30个,较全面的反映了循环经济内涵,给政府部门制定标准值做参考。通过分析评价,结果肯定了本省近年来针对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采取的各项举措取得的成就,说明本体系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文章最后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实证分析结果处理过程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包括在指标选择的科学性方面,在指标权重的确定的科学性方面,以及在广东省实证分析的数据和分析结果的不确定性方面,以期今后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世界各国都在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布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兴起,给产业升级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但同时,中国的产业升级也面临着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