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背景:结直肠癌是一种严重威胁全世界人民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尽管医疗水平在不断地进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却仍然在不断升高[1][2]。控制和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找到一种能预测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并针对其表达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从而增加患者的生存率和无疾病生存率变得愈发重要。BATF2,又称SARI,碱性亮氨酸拉链蛋白BATF亚家族中的一员,它是一种由I型干扰素诱导的AP-1抑制剂[3]。2008年以来,有研究表明BATF2在人类正常组织中高表达,但是在对应的肿瘤组织中却低表达。在肿瘤细胞中,过表达BATF2能够显著抑制其增殖,然而在正常细胞中,其过表达却不会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3]。BATF2这种特异性的抑癌作用与许多抑癌基因的特征相吻合。然而,BATF2在结直肠癌中的确切作用则需要用大量的临床标本予以验证。此外,2008年的首次报道中,研究者提出BATF2定位在细胞核,并与AP-1结合而发挥抑癌作用[3]。然而,之后所有针对BATF2的研究都停留在其表达量的层面上,并未涉及对其亚细胞定位的专项研究。甚至有不止一项研究结果所展示的免疫组化图片显示BATF2定位于癌细胞的胞浆[4][5],这与BATF2在首次报道中提到的定位在细胞核中相违背。但是,这些研究并未对BATF2为什么出现在肿瘤细胞胞浆提出合理的解释,更未对其亚细胞定位的临床意义做深入探究。二、目的:对BATF2在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进行统计学研究,并对其不同的亚细胞定位进行初步探讨。三、方法:1、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人类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系中BATF2的表达情况,并与CRC患者性别、年龄、器官、部位、肿瘤大小、分期、分级等临床病理学参数的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多因素Cox模型,评估BATF2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及预后的关系。2、利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ATF2在癌和癌旁组织,结直肠癌与正常细胞系中的胞核、胞浆的表达情况。对BATF2在CRC和癌旁组织中的亚细胞定位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不同的定位与上述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用Kaplan-Meier法研究BATF2的不同亚细胞定位与生存的关系,并用Cox模型分析BATF2的亚细胞定位对CRC患者预后的影响。3、在结肠癌细胞中,采用慢病毒干扰技术抑制BATF2表达,并分别利用CCK-8法检测其生长速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其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细胞周期。四、结果:1、BATF2在CR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01),其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而且高表达BATF2的CRC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疾病生存期也显著高于BATF2低表达的患者(P<0.001),同时,其死亡风险及疾病复发风险显著低于BATF2低表达患者(P<0.001)。2、BATF2在CRC细胞核中的表达显著低于CRC癌旁组织细胞核(P<0.001),但是BATF2在CRC和癌旁组织细胞浆中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8759)。细胞核中BATF2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病理学分期密切相关。并且,BATF2的在核内高表达的患者比在核内低表达的患者临床预后好,同时死亡风险和复发风险也要小。3、低表达BATF2的CRC细胞增殖速率明显加快,这种增殖可能是通过细胞周期得以实现的。五、结论:1、BATF2在CRC组织和细胞中表达显著减少,可以作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指标。2、BATF2在CRC组织细胞胞核中的表达显著低于CRC癌旁组织细胞胞核,其核表达量可以作为患者的预后指标。3、BATF2表达量的降低可以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一、背景淋巴瘤在是血液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为淋巴瘤患者带来福音。然而,虽然联合化疗方案能使约四分之三的患者获益,但是仍有一部分患者对其不敏感[1]。因此,研究者们逐渐将目光转向分子治疗水平上,以改善治疗方案。AG490,是一种结构类似于酪氨酸,由人工合成的苯亚甲基丙二腈脂类衍生物。它可特异性抑制在肿瘤中异常激活的JAK2/STAT3信号通路,进而产生抑癌作用[2]。研究结果表明,AG490在白血病[2]、前列腺癌[3]、乳腺癌[4]和结肠癌[5]中具有良好的抗瘤效应。尤其在白血病的研究上,AG490不仅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还可以不影响到正常前体造血干细胞的生长及成熟[6]。因此AG490蕴含着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其机制研究也随之成为研究热点。因此,本研究拟对AG490抑制淋巴瘤细胞生长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为AG490应用于临床提供部分实验依据。二、方法分别用不同剂量的AG490(0μM、2μM、20μM、50μM、200μM)处理淋巴瘤细胞Namalwa和JeKo-1、Jurkat 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和THP-1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细胞24小时。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AG490对上述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用Real TimePCR法检测各处理细胞中BATF2mRNA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蛋白水平的变化。siRNA法抑制Namalwa细胞中BATF2的表达,再用CCK-8法检测AG490对该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三、结果AG490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Namalwa、Jurkat和JeKo-1细胞的增殖(P<0.05),同时上调其BATF2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P<0.05)。对于无显著抑制作用的THP-1细胞,BATF2的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siRNA法抑制Namalwa细胞中BATF2表达后,AG490对其增殖抑制效果显著下降(P<0.05)。四、结论AG490杀肿瘤细胞的效率与其诱导的BATF2的表达呈正相关,抑制BATF2的表达后AG490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效率明显降低。因此,AG490可能是通过上调BATF2表达的方式抑制淋巴瘤细胞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