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阔别18年后,国债期货交易重新启动。国债期货作为金融衍生产品的一种,有规避利率风险、价格发现与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在金融市场的运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曾经于20世纪90年代推出国债期货,但由于时机不成熟与相关法规不健全等原因被叫停。国债期货交易的重启,增加了我国金融市场产品的多样化,为投资者提供更丰富的投资策略选择,同时对监管机构提出更严格的风险监控要求。 本文基于当前国债期货市场交易数据,结合合约价格、隐含回购利率(IRR)以及基差等因素变化情况,在理论上构建正向的期现套利策略与基差多头交易策略并获得收益。其次,考虑最便宜可交割券(CTD券)与所有可交割券久期变化规律,以及合约交易期间新国债发行的影响,为投资者构建相应灵活的基差交易策略提供参考。最后,基于交易成本的影响下检验这两种策略在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并针对当前国债期货市场的健康运行提出政策建议。 根据期现套利与基差交易策略的构造,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明确期现套利与基差交易的区别与联系,两者的收益在最便宜可交割券(CTD券)未发生变动时一致。第二,基差交易相较于期现套利策略有更大的灵活性。根据交易运行初期,国债期货价格有持续高估的现象,基差多头交易相较于正向期现套利有更大的收益空间。第三,交易成本在实际市场操作中对套利策略的收益空间提出更高的要求。结合交易成本对在理论上获得的策略套利收益进行检验,发现期现套利在理论上取得的高收益大部分被消除,基差交易在理论上较高的获利比例显著下降。第四,交易成本对不同交易策略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期现套利策略因长期持有头寸,受资金借贷成本的影响更大。基差交易因买卖平仓交易的灵活性,受冲击成本的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