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期货期现套利与基差交易策略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l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阔别18年后,国债期货交易重新启动。国债期货作为金融衍生产品的一种,有规避利率风险、价格发现与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在金融市场的运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曾经于20世纪90年代推出国债期货,但由于时机不成熟与相关法规不健全等原因被叫停。国债期货交易的重启,增加了我国金融市场产品的多样化,为投资者提供更丰富的投资策略选择,同时对监管机构提出更严格的风险监控要求。  本文基于当前国债期货市场交易数据,结合合约价格、隐含回购利率(IRR)以及基差等因素变化情况,在理论上构建正向的期现套利策略与基差多头交易策略并获得收益。其次,考虑最便宜可交割券(CTD券)与所有可交割券久期变化规律,以及合约交易期间新国债发行的影响,为投资者构建相应灵活的基差交易策略提供参考。最后,基于交易成本的影响下检验这两种策略在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并针对当前国债期货市场的健康运行提出政策建议。  根据期现套利与基差交易策略的构造,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明确期现套利与基差交易的区别与联系,两者的收益在最便宜可交割券(CTD券)未发生变动时一致。第二,基差交易相较于期现套利策略有更大的灵活性。根据交易运行初期,国债期货价格有持续高估的现象,基差多头交易相较于正向期现套利有更大的收益空间。第三,交易成本在实际市场操作中对套利策略的收益空间提出更高的要求。结合交易成本对在理论上获得的策略套利收益进行检验,发现期现套利在理论上取得的高收益大部分被消除,基差交易在理论上较高的获利比例显著下降。第四,交易成本对不同交易策略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期现套利策略因长期持有头寸,受资金借贷成本的影响更大。基差交易因买卖平仓交易的灵活性,受冲击成本的影响更大。
其他文献
学位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
农村公共物品的高效供给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有力保障。我国作为拥有近14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农业是衣食之源,生命之本,是国家稳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作为
2006年5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正式推出了定向增发的再融资方式。与公开增发、配股等再融资方式相比,定向增发审核程序相对简单、筹资成本低、发行成功
对于我国大中型商业银行,庞大的规模和复杂的业务使得传统总分行制成为发展掣肘,国内许多大中型银行纷纷将眼光投向事业部改革。研究这种模式是否能改善大中型商业银行的经营
美国著名学者、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约瑟夫.斯蒂格勒曾经说过“没有一家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并购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是靠内部扩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