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压真空接触器电磁机构的动静态特性分析

来源 :厦门理工学院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jiangchong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空接触器是电气行业中重要的基础元件,是电力系统中应用广泛的开关电器之一,主要用于远距离频繁地接通或断开交直流主电路和大容量控制电路。在接触器工作时,动静触头的弹跳,衔铁和静铁芯之间的碰撞引起的磨损,以及电弧对触头的烧蚀等原因,都极大程度地降低了接触器的性能和寿命。其中影响真空接触器性能、机械寿命和电寿命的重要因素是其电磁机构的优劣。真空接触器电磁机构的设计结合了机械、电磁、热学等多学科理论,不仅计算难度大,而且研发周期长,开模成本高。因此采用计算机辅助、有限元分析等技术对接触器电磁机构的动静态特性进行分析与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以施耐德电气(厦门)开关设备有限公司某型号串联双绕组中压真空接触器为研究对象,采用仿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压真空接触器电磁机构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进行研究,并对接触器电磁机构进行优化,使之在满足产品性能的前提下提高使用寿命。首先,根据图纸建立真空接触器电磁机构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在二维静磁场中磁感应强度的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工作气隙的减小,磁感应强度增大。再利用Solid Works软件建立真空接触器电磁机构的三维模型,并将三维模型导入ANSOFT Maxwell中进行三维静态仿真分析,从不同工作气隙的磁感应强度的分布云图可知,其变化趋势与二维仿真相同,验证了二维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并根据接触器的实际工作情况,计算出额定电压下的静态电磁吸力与机构反力,计算结果表明当激励电压一定时,电磁吸力随工作气隙的减小而增大;工作气隙一定时,电磁吸力随激励电压的增大而增大。且在电压U=UN和U=85%UN时,电磁吸力始终大于机构反力,接触器能可靠吸合。其次,通过对磁场方程、电路方程以及机械方程综合分析,建立出真空接触器电磁机构的动态数学模型。在静态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对电磁机构的动态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不同电压下的衔铁吸合过程中的速度特性、位移特性以及线圈的电流特性。分析结果可知,随着激励电压的增大,线圈的启动电流越大、衔铁闭合时的速度就越大,闭合时间越短。再次,运用正交试验法,以铁芯半径、线圈匝数、衔铁高度等作为变量因素,以真空接触器的衔铁的吸合速度、吸合时间为优化目标,二者的平方和为综合目标,选用正交表L9(34)进行正交试验。通过极差分析法确定影响动态特性的因素的显著性,得出最优组合为A1B3C3D3。对比真空接触器优化前后的动态仿真结果,优化后的衔铁吸合速度减小了2.5%,吸合时间缩短了0.2%。最后,按优化后的尺寸参数制作样机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真空接触器各个特性曲线的总体趋势大致吻合,仿真计算值与实际测量值误差小于20%,优化后的真空接触器分合闸特性符合相关企业标准。对接触器电磁机构的研究与优化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其他文献
公路工程施工中必须认真做好试验检测工作,才能充分发挥试验检测工作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
膝骨关节炎属于关节软骨提前老化,是老年人的常见慢性疾病。以膝关节疼痛和活动功能受限为主要表现,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临床主要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西医药物治疗具有副作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疾病,其特征性的症状为对称性、周围性多个关节慢性炎性病变,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病变
针对延长股份有限公司定边采油厂学庄项目区6678污水处理站自建成以来悬浮物含量高,6678污水属高乳化高矿化度污水。采用以加入化学药剂为主,工艺设计为辅的配套方案解决了66
文章针对配电网传输设备种类繁多,保有量大,传输协议各异的情况,提出基于组态软件构建实时监控系统。为了解决传输协议各异而导致的组态软件不能使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中间件
建立了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2,3,4,4′-四羟基二苯甲酮中痕量铁的方法,用Zeemart/2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干燥温度120℃、灰化温度700℃、原子化温度2400℃、空心阴极灯
提出了一种考虑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特性的城市配电网负荷预测方法,实现对城市配电网中长期负荷增长规律进行预测。首先,建立城市电动汽车时空分布的充电需求率模型,再根据城市
初始信任是消费者加入虚拟社区的重要影响因素。虚拟社区要取得消费者的初始信任,提高消费者的初始信任度,需要有一个可供操作的策略构建框架。在分析虚拟社区初始信任表现形
研究比较了菌体渗透处理方式与培养方式对大肠杆菌荧光光度法检测效果的影响,以及考察了培养条件对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仅采用渗透处理方式处理菌液会造成荧光检测值偏小
研究了超声波辅助提取橘皮酚酸工艺,以苯甲酸类酚酸的提取量为依据,考察溶剂种类及浓度、液固比、温度、超声时间和次数6个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合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了橘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