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坝地区中侏罗统千佛崖组储层特征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xia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孔低渗(特低孔特低渗)油气藏在我国油气资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勘探和开发技术上尚不完善。川东北元坝地区就是典型的低孔低渗透气藏,现阶段对于它的具体地质特征仍不是十分清楚。近年来,四川东北元坝地区千佛崖组勘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表现出了良好的勘探前景。但是因为砂岩储层近物源,埋藏深,后期又经历了广泛而复杂的成岩作用,变得十分致密,对优质储层的预测造成了困难。因此,本文以沉积学、储层地质学、测井地质学、矿物岩石学、地球化学以及储层综合评价等理论方法为指导,使用各种现代等测试手段,结合物性资料等,重点研究储层和成岩作用等特征,并最终论述了影响储层物性的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储层形成与演化模式。本区千佛崖组储层岩石类型包括岩屑石英砂岩、长石岩屑砂岩、碳酸盐岩屑砂岩、硅岩屑砂岩以及砂砾岩五种岩石类型。其中,岩屑石英砂岩成分成熟度中等偏低或中等偏高,结构成熟度高或中等偏高;长石岩屑砂岩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中等;碳酸盐岩屑砂岩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中等偏高;硅岩屑砂岩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低。碎屑组分以富岩屑、贫长石为特征,填隙物以碳酸盐、硅质和粘土矿物为主,岩屑以硅质岩岩屑、碳酸盐岩屑及变砂岩岩屑为主。本区千佛崖组储层主要分布千二段、千三段。储层总体以低孔低渗储层为主。孔隙度分布范围为1.07%~17.02%,平均4.017%,主要分布区间为2%~5%。渗透率分布范围为0.001×10-3~1.51×10-3μm2,平均0.159×10-3μm2,主要分布区间为0.001×10-3~0.01×10-3μm2。储层主要类型为孔隙-裂缝型,储集空间类型按成因可分为剩余原生粒间孔、次生孔隙和洞、裂缝。次生孔隙可分为粒间溶孔、粒间微孔、粒内溶孔、粒内微孔、铸模孔及超大溶孔。本区储层储集类型以剩余原生粒间孔、粒间溶孔、粒间微孔、粒内溶孔、裂缝为主要的储集空间,多为小~微孔,面孔率低。元坝地区千佛崖组主要发育陆相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和浅湖-半深湖亚相,局部发育滨湖亚相,特别是在典型湖相区出现的砂岩明显增厚的三角洲前缘沉积,更有利于油气储集。建立了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滨湖-浅湖-半深湖沉积演化模式。该区千佛崖组储层成岩作用复杂。成岩作用对砂岩储集性能具有深刻的影响。压实作用是该区储层孔隙破坏的主要因素,颗粒呈线到凹凸接触;胶结作用进一步加强了储层的致密性,胶结物以硅质、碳酸盐和粘土矿物为主;溶解作用对储层具有重要影响,较大程度提高了孔隙度和渗透率。研究区砂岩储层已达到中成岩阶段B期。储层物性受成岩、沉积和构造的多重因素共同控制。本论文系统总结了储层物性的两个重要控制因素,即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沉积作用对储层的影响实质是对储层岩石类型和结构组分特征的影响,沉积体系决定了后期岩石的成岩作用类型和强度;成岩作用不仅影响储层储集空间的演化和孔喉结构特征,并最终决定了储层物性的好坏和现今储层的分布状况。通过前人的研究成果及大量测试分析数据得出本区成岩阶段演化程度较高,总体处于中成岩B期,早成岩晚期和中成岩早期的溶蚀作用、中成岩晚期的破裂作用是储层储集性改善的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
建筑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代表着城市的发展,将地域文化融入建筑设计当中,可以使人快速地了解城市中的文化底蕴、风土人情等,特别是一些具有特色、内涵的建筑,将地域文化融入其
在阜康市滋泥泉子镇政府东南处,有一座已湮没无闻的寺庙——牛王宫,牛王官是旧社会农民为祈求农业生产顺利而祭祀牛神的场所.据我查找文史资料记载,牛王官至少从民国时期起就
期刊
该文对煤层厚度的反演理论进行了总结,利用小波变换技术获得高尺度小波变换剖面并提取地震属性参数,然后采用人工神经网络非线性反演方法对煤层厚度变化进行反演解释.该方法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整体上为一套水退沉积,其顶底均为不整合面.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可将其进一步划分为两个准层序组、十二个准层序和三十个岩层组.储层结构和成
龙虎泡油田是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九采油厂的主力油田,原油产量已在20万吨以上连续稳产了15年,是大庆外围油田中的高效开发油田.经过数十年的开发,龙虎泡油田已经进入中含
学位
期刊
期刊
本文以莫北油田为目标区,以项目区内已有1080块岩心实验资料为基础,经严格的归位,对CMR测井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标定.采用了岩石核磁实验方法和CMR测井数据反演T截止值的方法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