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庆典》中的人物塑造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tao_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舞台剧剧本《庆典》旨在通过表现发生在陈生和于诺这一对师生身上的曲折的故事,表现在人面对两难命题时,难以抉择的痛苦和挣扎。主人公之一的陈生是C二高的老师,他作为一个老师,富有正义感和责任心,他一直以来都尽可能地帮助学校里的贫困学生,希望他们能够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故事开始的时候,市里的龙头企业K制药要针对C二高成立一个专门扶助贫困学生的树人基金,并将树人基金的签约仪式举办成了一场盛大的全校庆典。陈生对这个基金的成立感到十分的高兴和认同。但是就在陈生为此事高兴的时候,他十年间没有任何联系的学生于诺的出现,带出了十年前的一桩旧事。十年前,全市联考中出现了两张一模一样的雷同卷,这两张卷子分别属于成绩优秀的于诺和成绩平平的葛健。但是葛健是K制药老板的独子,K制药提出,只要能够证明葛健的“无辜”,就为当时陷入困境的C二高提供一笔可观的资金。面对金钱的诱惑,全校师生都选择了牺牲于诺。而十年后,于诺手握让葛家覆灭的材料来复仇了。创作阐释部分则从《庆典》这部作品的创作灵感入手,提出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作品表现的一个核心。而正文部分也主要围绕人物形象塑造来进行,主要从树立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如何树立这样的人物形象,如何平衡人物身上的现实性和戏剧性,以及树立人物形象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四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层层深入地分析了这次剧本创作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在理论方面,论文通过对一些剧作家的作品和他们的创作谈进行分析,结合其中的戏剧理论谈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在最后,文章总结性的谈了创作中的一些尝试,创新,感悟和得失。
其他文献
从基督教神学,到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再到伦理学和神学,伊格尔顿在理论之后又理论转向了,但是,他在《理论之后》一书的结尾处仍然写道:"我们永远不能在‘理论之后’,也就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大学思想政治课要不断深化改革,以满足培养当代大学生政治素质的需要。在这种改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意识的培养,已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探索了问题、问
<正> 在后现代主义视域中,史学成为一门非常尴尬的学科。后现代派不断解构历史的真实性、客观性,他们宣言历史学与小说没有区别,历史学家的立场犹如小说家的设局。在这样一种
细菌耐药性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耐药机制是多样和复杂的,人们对耐药的认识一直在发展中。细菌生理代谢的变化会影响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能够引起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降低,
马相伯大约是在1909年即70岁时开始研习书画的。他书写的条幅、对联、寿幛、题词是有“润格”的。但是,这些收入都存入了一个账户,拿去办“救国会”,做抗战用。“九一八”、“八
报纸
在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甘于生活的寂寞而在文字的世界里创作出独特文学价值的散文作家,他就是著名的散文家缪崇群。由于儿时与少年的际遇促使其性格较为孤僻,与现实人世始终
中国造物自古有之,并且贯穿中国历史始终,造物方式的进步,促进中国社会的变革,本文将从中国的造物的起源,以及建筑等方面通过举例分析来阐述中国造物的特点。
大量的模拟测试训练是提高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成绩的必要手段,基于智能手机的云班课APP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其组卷需从题库手工选题,知识点的选取难以均衡分布,甚至重复抽取,
基于长沙市建设国家交通物流中心的前提,在介绍建设实施可行性基础上,分析长沙建设国家交通物流中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策略。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是将智慧养老、信息化养老、健康养老有机融合,通过物联网、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包括智能感知技术、无线定位技术、信息互通和信息处理技术)等新一代技术手段构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