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IDV源的长期监测与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F2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短时标变化(包括日变源,即IDV)是研究活动星系核性质的重要探针之一。根据观测研究发现,大约有30%-50%的致密平谱源有IDV。造成IDV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源内禀的,另一类是源外在的。源内禀的模型主要有喷流的集束效应、喷流中的激波等。源外在的模型主要有星际闪烁模型等。根据所观测到的IDV特征时标,由内禀的模型会得到源极高的亮温度,远超过逆康普顿散射的极限温度,所以现在所观测到的IDV变化常用星际闪烁模型来解释。但源内禀的变化成分和星际闪烁成分会叠加在~起,会影响到变化时标,因而源结构的变化也是不可忽略的。   在本论文中,我们首先介绍了活动星系核的短时标变化、新疆天文台的IDV观测计划、IDV观测方法、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其次对2005年8月至2010年1月南山25米射电望远镜观测的儿个日变源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并用结构函数方法对光变时标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几个IDV源的变化特性和变化机制,还研究了这几个IDV源长期变化的特征。   我们对0235+164共进行了21次IDV观测,发现其调制指数展现了周年变化,且与黄经有一定的关系,但调制指数的周年变化与变化时标的周年变化没有直接的关系。调制指数的周年变化很有可能是星际闪烁和行星际闪烁共同作用的结果。   0716+714共被观测了41次,每次观测都展现了明显的变化。0716+714的变化时标展现了周年性的变化,这表示0716+714的IDV变化主要是星际闪烁的贡献。在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期间,0716+714展现了一个变化幅度为100%闪耀,但在闪耀期间,其变化时标的大小没有明显变化。用多年叠加的方法来研究周年性的特征和各向异性介质的性质,会受到源结构变化的影响,源结构的变化会增大ISS模型拟合的噪声。   0954+658共被观测了41次,但其中有3次的观测时问较短,未能给出变化时标。在2008年3月爆发之前和之后展现了不同的IDV变化状态,都能用星际闪烁来解释。但0954+658在爆发后,光变曲线旱现了多时标特征,源结构的变化对星际闪烁有较大的影响。
其他文献
大质量恒星对于星系的气体分布、化学演化过程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大质量恒星的形成演化,尤其是质量为10-100M(I)的恒星如何吸积物质等疑难问题成为目前天体物理学研究的
脉冲星是一种自转速度很快且具有强磁场的中子星,自被发现以来,脉冲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研究脉冲星首先需要获得脉冲星的辐射,通过对不同波段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本文对高精度VLBI(VLBI: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测量技术及其在深空探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VLBI测量技术既是深空航天器导航定位的重要测量手段,也是行星无线电科
期刊
我们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社会公德为基础,以志愿服务为特色,以青少年德育为重点,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不断增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在工作中我们提出了
为了使城市复杂环境中的导航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近些年来导航定位技术的发展趋势己从GNSS导航过度为卫星导航与地面基站相结合的多信号联合定位导航技术。随着数字电视技术
2008年中国很可能会成为煤炭净进口国。退一步讲,即使不会变为煤炭净进口国,也不会出现数量较大的煤炭净出口现象。 In 2008, China is likely to become a net importer of
射电望远镜是射电天文观测的主要工具,灵敏度作为一项重要指标,与接收信号的带宽是成正比的。随着宽带数字终端的发展,接收机的带宽已经成为提高望远镜灵敏度的瓶颈。为提高
本报告主要介绍博士后阶段由本人主导的工作,即对高红移类星体的X-射线研究工作。在博士后阶段,本人也参与到多项合作研究,包括对类星体FeK发射线和利用光学-红外对高红移类星体